约866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
七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2023.11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4分)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再塑生命的人》)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金色花》)
③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 )临人间。
(《雨的四季》)
④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春》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还有散文《匆匆》《背影》《荷塘月色》《你我》等。
B.散文诗《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奉劝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见教等。
D.《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春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李楚文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神情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4.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1分)
A.随着网络通信、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改:删掉“随着”或“使”。)
B.为了避免不再出现作业随意化现象,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C.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广泛国际社会的赞誉。(修改:将“广泛”放在“赞誉”前。)
D.“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的发展描写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修改:将“描写”改为“绘制”。)
5.古诗文名句默写。(共6分)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①该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1分)
②文中记叙了作者儿时与父亲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却要“我”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合理。(3分)
7.诗词鉴赏。(3分)
淮上①喜会梁州②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①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②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①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题目中一个“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始终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B.首联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
C.颈联描写了与故人重逢后的“欢笑”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