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940字。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  客观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女娲(wō)    沐浴(mù)    深恶痛绝(è)
  B.着落(zháo)    发髻(jì)    捶打(chuí)    咄咄逼人(duō)
  C.棱镜(léng)    吝啬(sè)    抽噎(yē)    铿锵有力(kēng)
  D.粼粼(líng)    高邈(miǎo)    镶嵌(xiāng)    不求甚解(shèn)
  2.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B.“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D.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做一事,便须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B.老师的批评一针见血,使我突然恍然大悟。
  C.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令人生厌。
  D.每年一到冬季,来西昌沐浴阳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人生感受。
  C.有报道说,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窗外是一片鸟鸣,有的一声长叫,包括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
  B.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后,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D.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他脚下生了根,任谁也赶不走”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美国作家让??乔诺的散文《植树的牧羊人》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C.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通过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D.“夏天的雨热烈而又粗犷”中“热烈”一词带有“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
  7.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乃悟前狼假寐
  C.一狼洞其中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对下列加点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A.代词  名词  形容词  代词 B.名词  名词  形容词  代词
  C.代词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D.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  代词
  第II卷  主观题(共82分)
  二、古诗文积累(6分)
  10.古诗文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2)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借写梦境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