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6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塘沽一中初中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页至第 4页,第Ⅱ卷为第 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2小题,每题2分; 5~11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妖娆(ráo) 摇曳(yè) 宽宥(yòu) 矫揉造作(jiáo)
B. 惊骇(hài) 恪守(kè) 愕然(è) 心无旁骛(wù)
C. 箴言(zhēn) 诓骗(kuàng) 飘逸( yì) 郑重其事(zhèng)
D. 栈桥(zhàn) 轻觑(qù) 掺杂(cān) 前仆后继(pū)
2.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 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 和多彩。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 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种 的放弃,就是一种人生的自守。
A. 即使 奇丽 培养 豪迈 B. 如果 绚烂 磨炼 旷达
C. 倘若 绚丽 陶冶 豁达 D. 既然 艳丽 锻炼 豪放
3. 选出下列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初冬, (A)汉丰湖迎来一群水鸟栖息越冬,有绿头鸭、鸬时、苍鹭,还有全球数量不足1500 只左右的青头滑鸭……(B)近年来,汉丰湖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各类水鸟的栖息提供了安逸的环境。(C)眼下正是俄鸟齐聚汉丰湖的高峰期,碧波荡漾的汉丰湖,俨然成为水鸟天堂。 (D)水鸟们游水、飞翔、觅食,为平静的湖面增添一份灵气与活力。
A. A B. B C. C D. D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口一群银发老人合唱的《少年》在网络热传。永葆少年气,是历尽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也是乐观淡然口笑对生活的豁达。他们当中有矢志“造飞机”的专家,也有毕业后赶赴核试验基地的伉俪。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A. ". I ; B. .....". I , C. .....” 、, D. ", 、;
5.下面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贫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霄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悲苦。
B.“冰塞川”“雪满山”两句,运用比喻突出仕途艰难,表现出无限惆怅之意。
C.“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三字短句,短促有力,写出诗人虽感到前路艰难,但终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内心安定。
D.诗歌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和沧海扬帆的无比勇气,是全诗的最强音。
阅读《柳墅行宫好气派》--文,回答6~8题。
①清嘉庆末年文人樊彬著有《津门小令》一词: “津门好,福地五云边。柳墅春融花笑日,芥园秋老树含烟。望幸自年年。”柳墅行宫是天津的一座皇家园林,落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长芦盐商专为乾隆皇帝所捐建。
②此前,乾隆多次巡幸天津,但一直没有专供驻跸之行官,于是众盐商便恳请巡盐御史高诚上奏朝廷,请允准为皇上在津兴建一座。得到批准的当年,这座辉煌庞大的皇家园林便构建而成。
③柳墅行官地处海河东岸,围墙周长240丈,有房约500间,整座行宫大致分两部分,一是殿堂区,二是园林区。殿堂区楼宇密布,层次分明;园林区花木扶疏,小桥弯环,颇具皇家气派。乾隆非常喜爱这座行宫,无论专巡津沽,还是南游途经,都以此为下榻之所,先后在这里驻畔八次。他亲自为各牌楼、殿堂撰作了區额和楹联,并吟写成效十首诗作。这些诗作和匾联,乾隆都亲书于钩金素蜡笺、洒金蓝蜡笺、碧蜡笺或藕色绢上,并钤“乾隆宸翰”等御玺,保存于内。他还在这里处理政务,赐宴盐商,并向盐商赏赐了御书福字、貂皮及荷包等物。
④嘉庆六年(1801 年),天津遭受一场“汪洋横溢弗百里,洪涛浊浪弥四庐”的特大水灾、柳墅行官因而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当时,身任盐政之职的别苏图曾上奏朝廷修葺行官,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这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柳墅行官的首次重建。
⑤重建后的柳墅行宫,似乎并没有发挥其“巡幸驻畔之所”的实际作用,嘉庆、道光两帝一直未启用它。柳墅行宫就好像被打入了冷宫的嫔妃,再也难得圣恩的眷顾。道光二十六年(1846),柳墅行官奉旨拆卖,于是,存世81年的这座天津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便从天津土地上消逝了。
⑥曾有学者提出将柳墅行官异地重建问题,称:柳墅行官原址在第一热电厂一带,现旧迹无存,又受区域规划的局限,在原址恢复柳壁行官的可能性已经没有,建议结合柳林公园的现划建设,全部或局部恢复柳墅行官,将该公园打造成皇家主题的休闲公园。既不影响公园的功能定位,又能彰显天津文化的深厚底蕴。两部《长芦盐法志》中都附有“柳墅行官图”,或可为复建提供参考。
(选自《天津日报》2023年2月10日,有删改)
6.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