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30字。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多样的表现手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鲁迅的《故乡》中,少年与中年的闰土形成鲜明对比,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心地纯净,中年闰土愚昧迟钝、思想麻木,“我”总觉得和他的隔膜似障壁。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在菲利普夫妇眼中——流氓无赖,可恨至极;在若瑟夫的眼中——衣衫褴偻,可怜之至。两者对比,更显主题深邃,耐人寻味。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头发披散,满脸污泥,丢鞋赤脚,拍掌狂呼,看似滑稽可笑的漫画式的喜剧背后,隐藏的却是人生的悲剧。在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妪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为了生活,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卖力“表演”,但掩卷而思,这不正是一个“愚不可及”的人物吗?
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曲(qū) B.稽(jī) C.妪(yù) D.角(jiǎo)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愚昧 B.隔膜 C.衣衫褴偻 D.主题深邃
3、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喜闻乐见 B.美轮美奂 C.掩卷而思 D.愚不可及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红炉绿酒尽显平凡日子里的诗情画意;“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隆冬雪飘时的幽香扑鼻,是温煦的友情,更是来年的希望。
②这样的方式不容易让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③因此,经典普及的目的不只是记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由此获得成长。
④早年间,很多传统文化普及类书籍往往是把名著经典直译为白话文,再配上几幅插图。
⑤与之类似,我们儿时都经历过“死记硬背”唐诗的阶段,现在我们知道,让孩子爱上诗词,最好的方式是先让他们产生美好的感受。
A.①③⑤④② B.④②⑤①③ C.①③④⑤② D.④⑤②①③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D.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初更开始。
6、默写(请用正楷字书写)(10分)(1)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李日的《行路难》(其一)中的“ , ”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表明理想仍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两句,表达了感时叹逝之情、世异人非之慨。
7、根据上联,围绕画线句写出下联。(3分)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上联:跃逶迤五岭如踏细浪尽抒豪情;
下联:
二、阅读(本题包括8-21题,共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自明祖都江宁①,而杨吴城濠围于城内,其水流日就狭。及其东至竹桥,有水穴城来会。古所谓青溪一曲者也。东岸率果园菜囿,杂值桃杏韭菘之属。山林映带,舟楫往来。虽居城中,殆无异于郊外。
予自归江宁,家凡六徙。近乃僦宅②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尘埃渗漏。每暑日激射,阴雨连绵,蒸炕沾淋,顾视无可逃避。予居之未尝不适也。独其屋仅四间,自奉母处妻孥置厨爨③外,了无燕息之所,意尚阙然。嘉庆十五年归自山东,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