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60字。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处处有“韵”的回响
自然之韵 田园闲适之韵:“山气日夕佳,① ”。(陶渊明《饮酒(其五)》)
湖畔明丽之韵:“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色繁茂之韵:“野芳发而幽香,③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人生之韵 纯真爱恋之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④ ,⑤ 。”(《诗经??关雎》)
美好祝愿之韵:“⑥ ,⑦ ”(苏轼《水调歌头》)
悲悯济世之韵:“先天下之忧而忧,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每小题3分,共9分)
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根据中国神话故事再创作的影视作品收获票房收视与观众口碑的双丰收。为什么这些中国人( )的神话故事,能通过影视艺术闪耀迷人光彩?
回① (sù)早期神话与先民历史,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神话故事② (yùn)藏着先民对宇宙、生命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善于担当的精神追求。神话题材影视创作抓住这个特点,强调以( )的科学态度观察生活,挖掘神话故事与中华文化( )的精神价值,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进而潜 ③ 移默化地滋养人们心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喻户晓 脚踏实地 承上启下
B. 家喻户晓 实事求是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实事求是 承上启下
D. 深入人心 脚踏实地 一脉相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追求。
B. 对这种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彰显了中华民族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
C. 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追求。
D. 对这种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马克思说:“抗争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拯救自己的勇气。”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述他们“抗争”的经过,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1)林冲(《水浒传》) (2)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徐海东(《红星照耀中国》)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渔父词 田登
长江渺渺烟波绿,罢钓渔翁船傍竹。
摸鱼换酒月明归,醉倚纶竿①春睡熟。
[注]①纶竿:钓竿。
4、请发挥想象,描绘“长江渺渺烟波绿”展现的画面。(3分)
5、这首诗描写了与渔翁有关的哪些场景?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年十七,即能行社仓法①,以惠其乡人。闻罗近溪讲学,从之游。继往吉州,谒诸老先生,求明此学,遂欲弃举子业。大母不许。举嘉靖乙卯乡试。志在养母,不赴计偕②。就学于邹东廓、刘三五,得其旨要。居家著述,成《五经绎函史》。数为当路③荐举,万历壬辰,授翰林待诏,府县敦趣就道④。明年,辞墓将行,以七月十四日卒於墓所,年六十六。
(节选自明末黄宗羲《明儒学案》)
[注]①社仓法:一种备荒仓储制度。②计偕:举人入京会试。③当路:掌握政权的人。④就道:这里是“上路赴任”的意思。
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
B. 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
C. 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
D. 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
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