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50字。
高考专题复习之五
辨析和修改病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
2、熟悉六类病句类型。
3、辨析“语序不当”类病句。
教学重点:
对“语序不当”类型作深入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
对句子成分分析的复习。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实践提高。
教具准备:
将相关例题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例举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导入。
二、回顾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
1、句子都可以“拆分”为一个一个的细小成分。主要可以分成主干部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枝叶部分——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充当。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的部分。汉语中经常用作谓语的是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经常是在主语之后,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汉语中充当谓语的还可以是各种词组。
宾语:动词性谓语后面的连带成分。它用在谓语后面,对谓语回答“谁”和“什么”的问题。
定语: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量词、“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来充当,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意义。副词一般不充当定语。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表示“怎么样”、“几时”、“哪里”、“多么”、“然否”等意义的成分。状语主要由副词、形容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性结构来充当。用在动词为中心的谓语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用在形容词为中心的谓语前,表示性质和状态的程度。
补语:谓语后面的补充成分。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表示程度、时间、处所、结果等意义。谓语和补语之间有时用“得” 连接。经常充当补语。
2、为下列句子划分成分,熟悉对句子内部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理解。
①他马上从北京回来。
②他说得大家击掌大笑。
③四个现代化一定要实现。
④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⑤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三、病句的六大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四、“语序不当”病句类型辨析和修改
1、概念:
指句子内各成分之间(主、谓、宾、定、状、补)的排列顺序错乱,影响语意的表述和理解。
2、主要类型有:
①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应为“生产的棉花”)
②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如:广大青年表现为高涨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应为“高涨的热情”)
③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如: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充分”应调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