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20字。

  迟
  刘墉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你有什么感悟,写一写吧!
  【简析】
  刘墉先生<迟>,娓娓的叙述中留有深深的的思考,令人感慨不已。总以为人生脚步匆匆,却常常是迟了半步,于是懊悔也就伴随人生而前行。年轻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有所触动。
  “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这不仅仅是一个睿智哲人的谆谆告诫,更是发自内心的悲凉和感叹。青年朋友面对匆匆而逝的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可以少一点懊悔。当然迟有迟的风景,但风景终会过去,人生的步伐又怎能停顿呢,珍惜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前面依旧是灿烂的明天。
  至于暮年的无奈,换一个角度,反正人生已迟,不如尽情欣赏路边的风景,感受夕阳的美丽,拥有宁静而美丽的心境!当然这也源于青年时期的努力和奋斗,不能让太多的迟的遗憾塞满我们的人生。
  知识精讲
  一. 概述
  1.何谓“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