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940字。
瑞昌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九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这座矗立在江南烟雨中的古城,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辛弃疾、王阳明、文天祥、周敦颐等文化名人除了曾在此留下许多载入史册的诗篇外,他们的为官为人之风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座城。市民的品性孕育于文化底蕴,赣州人散发出一种书卷气息,对人① ,骨子里② 藏着热情,眉眼间闪烁着友善。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hù蕴B.zhù孕C.chù蕴D.chù孕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强聒不舍B.大发雷霆C.附庸风雅D.彬彬有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诗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霜降,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话说□
“霜降霜降,霜止清明。”这句谚语前半句断句应为“霜、降、霜降”——是说自然界的霜,大概率是从霜降这天开始降落的;到了来年春天清明节,风清景明,气温回暖,就不再下霜了。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
B.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C.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之一。
D.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在物体上的白色冰晶。
4.(1分)在文中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B.。C.;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B.望文生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C.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顾名思义?
D.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望文生义?
6.(2分)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名言,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⑤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西江月 黄陵庙①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③,准拟④岳阳楼上。
【注】①这首词是词人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②波神:水神。③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名曲。④准拟:料想,打算。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载一船明月”中“载”字将月光具象化,形象地描绘出月下行舟的浪漫情景。
B.“斜阳”意象与词人行旅途中的心境甚为吻合,沾染上词人因不得志而郁闷忧愁的情调。
C.“水晶宫里奏霓裳”,涛声悦耳如奏名曲,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丰富的想象力。
D.全词述写秋日傍晚行船遇风时泊舟山下所见、所闻与所感,语言清新,平白如话。
8.词中的“何妨”,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强烈的语气传达出词人____________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9~11题。(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白居易少傅分司东都,以诗酒自娱,著《醉吟先生传》以自叙。卢尚书简辞有别墅,近伊水,亭榭清峻。方冬,与群从子侄同登眺嵩洛。既而霰雪微下,说镇金陵时,江南山水,每见居人以叶舟浮泛,就食菰米鲈鱼,思之不忘。逡巡,忽有二人,衣蓑笠,循岸而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