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7010字。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命题单位: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意旨却极为博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
  (3)陆游《书愤》中写岁月不居、壮志未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___A___。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Q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__B___。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B. 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C.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
  D.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4. 请简要分析“树碗”和“漫灌”的表达效果。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下句“再浇,果粒就会涨破”可知,表明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就不能再浇水了”。
  B:根据下句“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可知,讲的是别的果树没有像葡萄这样整池子的喝,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别的果树都不这样”。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是泛指,指任何人;
  A.泛指,指任何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
  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