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7240字。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甩手式调研、偷懒式调研、交卷式调研……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这些“应付式”调研的不正之风也在潜滋暗长。有的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敷衍了事,不注重调研成效。这不仅背离了调查研究要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也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
  纵观这类调研,“应付”的路子无外乎以下几类:有的就像“赶场子”,座谈没时间,临走要材料,甚至把撰写报告的任务甩给被调研单位;有的专捏“烂柿子”,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需求;有的纯粹是“笔尖上发力”,带着框架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调研成了形式上的辅助;还有的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车窗看一看,走的是“经典调研线路”,只关心“门面”和“窗口”,“后院”和“角落”则不闻不问……凡此种种,貌似下基层、奔一线,实则还是“旧瓶装新酒”,流于形式。
  “应付式”调查研究为何跑偏了道?根源在于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当回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有的调研者能力不足、不懂方法,在调查研究上不得要领,没有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下基层后只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轻重。
  是脚踏实地真调研,还是“应付式”假调研,关键就看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听汇报,这种只抓表面、只图交差的调查研究,既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只会给基层徒增负担,当然不受欢迎。只有真正走下去、沉下去,了解最现实的问题,形成最鲜活的思考,进而形成最有针对性的报告,一五一十、对症下药,才算把调研做到位。
  调查研究不是“跑来跑去”,也不是“纸来纸往”。不走过场、不做虚功、不搞“花架子”,身挨身地“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才是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摘编自赖雅芬《“应付式”调查研究跑偏了道》)
  材料二:
  “身入”而“心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躬身入局,心之所至,方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身入”是一种态度,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机关大院走出来,向基层一线走进去。“心至”是一种状态,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走出来,还要心无旁骛、用心关切。倘若没有“身入”,对新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付式”调研的不正之风潜滋暗长,导致一些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只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
  B. 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是区分真假调研的关键因素;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无法形成针对性报告,就算不上真调研。
  C. 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实际,才能加深对新思想的认识,这种“身入”的态度是调查研究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重要因素。
  D. 既要走好发现问题这个“最先一公里”,更要跑赢解决问题这个“最后一公里”,这样才能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成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入“后院”和“角落”,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摸准真情况、发现真问题,这是做到了“和群众坐一条板凳”的真调研。
  B. 真正走下去、沉下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了解最现实的问题,形成最鲜活的思考,才算把调研做到位。
  C. 石家庄复兴大街主线顺利通车解决了以往假期高速口常堵车 问题,这充分说明相关部门所做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实效。
  D. 石家庄市市委领导躬身入局,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终使得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面临的各项问题得以解决。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调研工作跑赢“最后一公里”的一项是(    )
  A. 焦裕禄对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用于兰考县风沙、水灾治理。
  B. 周恩来亲自乘车体验到北京公共汽车拥挤状况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制定了解决公共汽车拥挤问题的具体措施。
  C. 青海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赴8个市(州)、12个县(市、区)开展调研,深入到条件艰苦地区察实情、解难题。
  D. 黄文秀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初,一年内行驶约2.5万公里,走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民情地图”。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 论证思路。
  5. 材料三中提到“市民的这份便利,源于石家庄市的几次调研”,请结合材料并合理推断,概括梳理出石家庄市领导干部“知题”和“破题”的过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导致一些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只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错误。根据原文“‘应付式’调查研究为何跑偏了道?根源在于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当回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可知“应付式”调研不正之风潜滋暗长的根源是一些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只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选项说法因果倒置。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里的娘
  宋兆梅
  娘坐在一棵掉了叶子的白杨树下。这棵树好大。树下的娘,显得娇小、无助。杨树的左边是一垛春玉米秸子,叶子随风发出唰啦唰啦的声音,树叶在风中舞着,转着,一片叶子落到娘的身上,①娘没有察觉,娘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娘坐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娘的右手扶着我给她买的拐杖。娘的眼睛闭着,头蜷在两腿和腹部之间,娘的头发全都白了。娘没有发现我,娘在梦里做了天使,右翅膀上是我,左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