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40字。
灵宝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中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闭卷考试。
3.答题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凶险的高山,坎坷的泥泞。也许,我们会在这条路上负重前行,一路颠沛流离,疲惫不堪。但只要我们面对厄运不低头,不自 ① 自弃,埋头苦干,心无旁 ② ,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学会宽宥别人,拯救自己,汲取精神的力量,就会迎来灿烂的阳光,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 ③ 的局面。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zī yù jí B.zì yòu xī C.zì yù xī D.zī yòu jí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曝 ②骛 ③彰 B.①暴 ②骛 ③彰
C.①暴 ②鹜 ③章 D.①曝 ②鹜 ③章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美景 欧阳修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①____________。”(《醉翁亭记》)写山中早晚景色的阴晴变化之美;张岱用“,②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全景式描写西湖雪后雾气弥漫、天云山水合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洁白世界之美。
思念 战乱年代,杜甫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加明亮,用“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以此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乐观 李白用“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行路难》)表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苏轼用“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天下离人真诚的祝福,表现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3.名著阅读(4分)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请根据自己的探究和发现,完成下面的题目。
(1)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完成相关习题(2分)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以上诗句出自艾青1940年写的短诗《 》(诗歌题目),该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体现了艾青诗歌创作“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杨匡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结合《艾青诗选》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汴河是北宋都城开封的生命线,京师的粮食主要靠汴河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到了清明,开封城内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就会回落。这也是宋朝的开封人如此喜欢清明的原因。
①这种情况下,京师的粮食供应虽不至断绝,但经常险象环生
②什么时候运粮船才能抵达京师呢
③然而,作为开封的大动脉,汴河不能全年通航
④北方冬季河流结冰,汴河停航,冬季的开封主要靠太仓存粮和陆路运输度日
⑤宋朝官府规定:每年发运的第一批漕船于清明日入汴
A.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⑤②① D.④②⑤③①
5.“自强不息”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理想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某校九年级二班正在开展“自强不息,坚强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0分)
(1)【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本是功臣,却被流放;为国事而忧心,却壮志难酬;年老抱病,却谪戍边疆。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支持修建了不少工程,惠及一方。
材料二 柳州有一种风俗,用子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没收。柳宗元被贬柳州后,便改掉这项风俗,并植树、打井、兴办教育,改善民生。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找人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