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34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科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编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从政府到民间都做出了不少努力。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 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 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 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都有损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B. 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时,一方面要将方言“保存”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方言运用的环境和机会。
C.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和谐相处。
D. 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既是科技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整理和保护。
3. 下列选项,“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
A. 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B. 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 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D. 民革苏州市委 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 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错。由原文“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可知,方言的运用可以帮助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但并不是出于这个目的而存在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就是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错。由原文“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可知,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指在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芦花荡
孙犁
①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