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30字。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 (5小题, 16分)
近日,思齐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千年古邑,禺见非遗”的研学活动。活动分为“禺山醒狮”“番禺飘色”“粤唱禺响”“乞巧禺情”四个部分。你和李乐学,张好问,陈慎行等组成了一个研学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1. 李乐学同学为这一活动写了一份宣传稿,其中加点字注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番禺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宛如岭南大地上一颗①璀(cuī)璨的明珠。在番禺,余音绕梁的粤剧、让人②眼花瞭乱的飘色、制作得③巧妙绝纶的乞巧、④惟妙惟肖(qiào)的醒狮等民间艺术都极具历史底蕴。沙湾飘色更是从明朝开始便有⑤记载(zaì)。为了让大家了解本土文化,走近传统艺术,我校将举办主题为“千年古邑,禺见非遗”的研学活动。我们将实地探访番禺非遗传统技艺与文化,亲身感受传统艺术家们⑥一丝不苟(gǒu)、⑦不缀劳作的匠人精神。我们⑧翘(qiáo)首期盼与大家一同品味这非同一般的番禺非遗文化盛宴。
A. ①③ B. ②⑤ C. ④⑦ D. ⑥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璀(cuī)璨——cuǐ;
②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③巧妙绝纶——巧妙绝伦;
④惟妙惟肖(qiào)——xiào;
⑤记载(zaì)——zǎi;
⑦不缀劳作——不辍劳作;
故选D。
2. 张好问同学搜集了“番禺飘色”的文字资料,其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番禺飘色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和遵循力学原理等特点,其设计自出心裁。
B. 番禺民俗艺术异彩纷呈,飘色作为番禺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在本土文化活动中鹤立鸡群。
C.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番禺沙湾各村内人声鼎沸,来往观众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D. 飘色是广州番禺区传统民俗艺术之一,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在民俗艺术界卓有成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符合“番禺飘色”的独特的语境;
B.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 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与语境不合,与前句所说“异彩纷呈”矛盾。
C.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符合文化活动人多的语境;
D.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符合“番禺飘色”在民俗艺术界的突出成绩;
故选B。
3. 下面句子选自某同学为“禺山醒狮”部分写的研学报告,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当前醒狮进校园已成为一种风尚,各地涌现出大批以醒狮为特色的“醒狮学校”。
B. 番禺区一直以来重视传统醒狮艺术发展,希望让这项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继承。
C. 番禺醒狮活动为番禺人民搭建了强身健体、展现自我的途径,获得醒狮界好评。
D. 不仅番禺传统醒狮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B.语序不当,依据“发扬与继承”的逻辑关系可知,应为“继承与发扬”;
C.搭配不搭,依据“搭建了强身健体、展现自我的途径”可知,“搭建”与“途径”不搭配,可将“途径”改为“舞台”;
D.语序不当,依据“不仅番禺传统醒狮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知,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所以,应将“不仅”放在“番禺传统醒狮活动”后面;
故选A。
4. 陈慎行同学为学校撰写了一封邀请函,邀请祖籍为番禺的粤剧名伶卢秋萍女士参加“粤唱禺响”研学活动总结会。在邀请函发出前,你发现其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①尊敬的卢老师:
为宣传推广粤剧艺术,我校拟于 2023 年1月9日下午2时在学校展播厅举办主题为“粤唱禺响”活动。 我校诚意邀您②莅临指导,您的到来一定会让校园③蓬荜生辉。我们真诚期待您④务必出席。
广州市番禺区思齐学校
2022年12月31日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用语得体辨析能力。
D.用语不妥当,依据“我们真诚期待您务必出席”可知,句中的“务必”态度过于强硬,可改为“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
故选D。
5. 下面是“乞巧禺情”趣味研学活动中的三个闯关游戏,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闯关。
乞巧,寓意乞求巧手,以展现女性针黹女红的精巧,因此制作乞巧公仔是节庆的重头戏。乞巧公仔个头不大,工作量可不小,有人物造型,服装裁剪,工艺刺绣,面相绘画,镶、扎作等五个工序,完成每一个人物就要四、五个工作日。
番禺的乞巧多取材于古典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摆案有“杨门女将”“牛郎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