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90字。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 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 17分)
  1.经典诗文默写。 [在(1)一(6)题中,任选四题;在(7)一(8)题中,任选一题]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5)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7)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8)寒假将至,要和相处已久的朋友分别的你会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来表达对朋友的牵挂与怀念。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在静谧的冬夜里,随意翻开一本书,去书中寻找那些不一样的灵魂,或勇敢豪放,或精致端庄,或博学倜傥,或明艳娇媚……这些灵魂,就如住在桥边的芍药,每三两点雨滴落,灼人的红便会唤醒心底的柔软,更会让人huǎng然大悟。展开一卷书,亦如美不胜收的风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不觉间,留恋与爱mù已于心间流淌。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或博学倜傥(A.t??ng B.d??ng),或明艳娇媚……(     )
  (2)灼(A.zhóu B.zhuó)人的红便会唤醒心底的柔软。(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 huǎng         然大悟     (2)爱mù       
  4.请结合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完成下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探究。
  探究专题: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探究角度 经典文段 相关人物 事件或情节
  角度一:“我”的(1)     她生得黄胖而矮……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长妈妈 为“我”买《山海经》
  角度二:“我”的老师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藤野先生 (2)     
  角度三:“我”的朋友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 (3)     在同乡会争执,与“我”初识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回望历史,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勇往直前以赴之,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②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③英烈事迹和精神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④英烈们的事迹永远不会被忘记,他们的精神光耀天空、烛照大地,必将代代传承。
  (1)结合语境,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尊严 B.脊梁 C.事迹 D.传承
  (2)请在第②句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在第③句两处横线上填上一组合适的关联词,使之句意通顺。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学校准备开展“阅读吧,未央少年”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书写识读】请将活动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活动二:观图解读】观察下面的图片,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3)【活动三:交流乐读】活动中同学们对阅读经典名著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对他们进行劝说。
  小燕: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爱看网络小说,或者通过网络视频快速了解一些名著的内容,谁还愿意沉下心来读名著呢?
  欢欢:是啊,而且我还要做作业呢,哪有时间阅读名著呢!
  你:
  三、阅读(共 14 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①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灿烂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积累。图书馆正是搜集、整理、收藏书籍资料、典籍图册以供人阅览、学习的机构。据考证,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方面功不可没。
  ②在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从日本传到中国之前,我国的“图书馆”曾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变迁。周代的“盟府”被视作我国图书馆的雏形,随后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