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810字。

  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收心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2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题号对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有可能预见100年后的世界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过去,在预测未来的时候,除了少数例外,我们总是犯明显低估未来的错误。1893年,曾有74位名人对下一个100年的生活进行了预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全部低估了科学发展的速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基本知识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而现代的计算机科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理论,也为我们的预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使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看到100年后世界的轮廓。
  但是,人们对信息时代所做的若干预测却没有成为现实。例如很多未来学家预测“无纸办公室”,然而,只要看一看任何一个办公室,你就会发现现在用纸的数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我们再来看一下“可视电话”,在1964年世界博览会期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花了1亿美元去完善一种可以连接电话系统的电视屏幕,你在打电话时可以看到对方,对方也可以看到你。这个产品仅售出很少,这是一个代价昂贵的失败。另外,也有人预测,通过互联网召开会议将会使面对面的生意洽谈不再必要,人们都在家里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工作,城市几乎变为一座空城;“网络旅游”兴起,人们会整天躺在沙发上,通过互联网漫游世界和欣赏景色;还有人认为传统的媒体即将消失,因特网将会吞噬剧场、收音机、电视。然而,实际发生的事情并非如此。尽管在因特网上进行视频对话很容易,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愿意上镜头,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去外国旅游的人数打破了纪录:因特网改变了整个媒体的面貌,但是并没有消除电视、无线电广播和剧场的作用。
  为什么这些预测不能成为现实呢?我猜测大部分人拒绝这些高级的方式是因为我所说的洞穴人原理。遗传和化石证据说明,看起来很像我们的现代人是10多万年前从非洲起源的,但是我们没有证据说明,与那时相比,我们的大脑和个性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拿出一个那个时期的人,在解剖学上他和我们是相同的;如果你给他洗个澡、再刮刮胡子,让他穿上三件套西装,然后把他放在华尔街上,他和其他人在外表上并没有任何差别。我们的需要、梦想、个性和愿望也大同小异,在10万年中恐怕也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仍然像我们的洞穴祖先那样思考问题。
  我想说的是,每当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时,总是这些原始的愿望占上风。这就是洞穴人原理。
  例如,洞穴人总是要提供“被杀死猎物的证据”,仅仅吹嘘一个大猎物跑掉了是不够的。一个到手的有血有肉的猎物,始终比跑掉的猎物要实惠得多。类似的,当处理文件时,我们总想保存一份打印稿。我们本能地不信任飘浮在我们计算机屏幕上的那些电子,因此会把电子邮件和报告统统打印出来,甚至在毫无必要时也这样做。这就是无纸办公室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
  同样,我们的祖先喜欢面对面地会见。这有助于加强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无人城市也没有出现的原因。例如,一位老板可能想要仔细地品评他的雇员,通过在线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以面对面的方式,老板就能够读到这个人的身体语言,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近距离观察一个人,我们就能够理解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预测未来是个艰巨的任务,而了解科技的基本知识,评估科技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人们构想未来图景。
  B.过去,一些未来学家根据科技带来的便利想象将来的生活场景,某些场景与现在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C.我们出于原始时代“提供证据”的心理,总是要把文件打印出来,这使得无纸化办公难以得到普遍实现。
  D.现代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这为现代技术总会与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提供了佐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面对面的会见中,微妙的身体语言会透露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应聘者更好的面试策略是多使用肢体语言。
  B.作者谈及原始愿望时,常联系祖先的狩猎生活,可见原始祖先的狩猎经验对人类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生活经验。
  C.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生存,更需要依靠身体体验而非传言,这给我们大力整治网络谣言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D.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原始愿望对我们的影响,所以指望因特网成为科学与进步的论坛无疑是过于理想化了。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郑也夫在《神似祖先》中说到,现代人往往乐于聚餐、期待聚餐,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获得的猎物无法长期保存。
  B.丹尼尔•利伯曼在《人体的故事》中提到,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一些人尝试像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饮食和运动。
  C.德斯蒙德•莫利斯在《裸猿》中举例说,司机违规被警察截停时,常常不愿意离开驾驶室,这源于原始人保卫领地的意识。
  D.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及,如果我们不想想采集者祖先的饮食习惯,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碰到最甜、最油的食物就难以抵抗。
  4.文中说,我们更愿意“走出去”而不是“看电视”,同时,我们愿意“看电视”而不太愿意用“可视电话”聊天。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4分)
  5.本文摘自加来道雄《物理学的未来》的引言,作者为什么在“开始遐想下一个100年”之前,先探讨“洞穴人原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ll(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牵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坏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种眼病,医生就预言曾明的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成了一个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曾明必须选择的路。曾明被介绍到街道办的福利工厂去工作,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辗螺丝。上班的时候,把一台收音机开着,节目很丰富,多半是直播形式的,盲人们常常放下手里的活,给电台打热线电话,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