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40字。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3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社会的和谐与否,取决于人的素质。《孟子•离娄下》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有别于常人处甚多,而最重要的则是内心有“仁”与“礼”二字。有强烈的仁爱之心,行为上就一定有礼。仁爱,必然懂得尊重,懂得礼让,并且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坐立行走,举手投足,都能合于规范,不影响旁人。如此之类,都来自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中谈及大众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了一番浅近而亲切的话:“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份儿,这也是礼的一部分。”
②无论是和谐社会,还是宜居城市,核心指标是人的整体文明水平,而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出现,而是要经过人们的努力追求与积极争取,真诚付出,才有可能达标。《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与精神必须同步发展,可谓万古不废的至理名言。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是充分吸收历史文化智慧,切切实实谋划全民如何“知礼节”、更好地树立国家形象的时候了。
(摘编自彭林《寓教于礼:中华礼仪的核心意蕴》)
材料二:
①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礼仪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和价值载体,具有成风化人的教化功能。努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标,需要积极推进礼仪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②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认为:君子与常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君子的内心存有“仁”与“礼”。
B.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提高,有助于和谐社会和宜居城市的创建。
C. 礼仪有利于教化人民,礼仪制度建设要把握好全面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D. 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好家庭主阵地作用。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认为大众礼仪教育有必要性,传统的规矩虽有着尊卑的不同,但也有自己的道理。
B. 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实训基地”,应该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 重大纪念庆典活动的举办都要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D. 国家发布 《网络信息治理规定》,有助于规范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礼记•曲礼》:“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B. 晏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C. 荀子:“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D. 卢梭:“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4. 请概括说明两则材料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效果。
5. 学校举行礼仪教育论坛,你作为学生代表,结合上面材料,就学校如何开展好礼仪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征途上
王愿坚
老姚的话越说越慢,越说越弱,渐渐停住了。①那双一向灼灼闪光的大眼,像蒙上什么,变得灰暗无光了。小赖吃了一惊,连忙一把抓住老姚的手,叫道:“老姚,你怎么啦?”
“……”老姚的嘴动了动,却没有说出声,只是把胡子上挂的几块碎野菜叶子抖落掉了。
小赖心里一酸,把老姚的军衣解开,把手伸到他胸口上去。就在这时,他的手触到了一件东西,掀开衣服一看,原来是三天前见到的兄弟部队同志的军帽,被一条草绳子紧紧地捆扎在肚子上。军帽上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