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0字。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zhù蓄____________ ②1ì临____________
③骇人听闻____________ ④杞人忧天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贮 ②. 莅 ③. hài ④. q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光临。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
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2. 下列加点字词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mò) 建壮 较量(liàng) 截然不同
B. 岑参(shēn) 琴键 测量(liáng) 人生鼎沸
C. 郑振铎(duó) 云霄 荫蔽(yìn) 畏罪潜逃
D. 女娲(wā) 元宵 树荫(yīn) 随声附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建壮——健壮;
B.人生鼎沸——人声鼎沸;
C.荫蔽(yìn)——yīn;
故选D。
3. 请从以下五个成语中任选三个,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中心,写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80字左右。
不求甚解 神采奕奕 美不胜收 刨根问底 精益求精
【答案】示例:春光正好,切莫辜负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书正好!少年正是读书时,不求甚解,却能领略美不胜收的文字之美;学贵有疑,若遇疑惑,不妨深入探究,刨根问底,以求精益求精的学问之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首先了解各词的意义,判断它们使用的对象和范围,然后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话题,使用这几个词语。
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青春年华,恰如大好春光,美不胜收。正处于少年时期的我们,读书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对于经典好书,我们需要细嚼慢咽,对于其中不懂的问题,要刨根究底。对于那些和学业关系不大的书,可以采取不求甚解的态度,浏览即可。
4. 古诗文积累。
① 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 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牵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表达对未来重聚期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诸葛亮《诫子书》中从反面说明放纵懈怠、轻薄浮躁而产生不好影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岐王宅里寻常见 ②.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③.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④.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⑥.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⑦.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⑧. 淫慢则不能励精 ⑨. 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岐、嫌、随、郎、窗、淫、励、躁。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屠格涅夫对当时的农奴制度有着深刻的认识,书中将农奴制度置于一切美好品质的对立面,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这一制度对所有人人性的践踏。
②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组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猎人笔记》。
③我们还能看到学生、破落贵族等许多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却愚蠢凶残。
④从中,我们能看到俄国农民的淳朴友善,即使贫穷和侮辱也掩不住他们身上的光彩与个性。
⑤小说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⑤④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细读本段文字可知,②首先交代了写作对象“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确定为首句;
⑤“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总写小说的写作特点,确定为第二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