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00字。
遵化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估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6页, 总分 120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一 部 分
(1~5 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不仅可以①ò眼界, 增长知识, ②qǐ dí思维, 还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③热忱;有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植树的牧羊人,把这片荒漠变成了④绿洲;⑤有从遇险到冒险再到脱险的莫顿??亨特,勇敢地迈出一小步,成功地战胜了恐惧;还有⑥ (朝代)的诸葛亮,用 封家书告诫儿子“夫君子之行,⑦ ,⑧ 。”;更有借写风雨梦境, 抒发报国之志的⑨ (朝代) 诗人陆游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⑩ 。 ”
1. 根据拼音写出①②处的汉字,写出加点字③④处的拼音。 (4分)
2. 画线句⑤有一处语病,请写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3分)
3. 根据语境请将⑥-⑩处补充完整。 (5分)
4. 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诗句或名言。 (3分)
5.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你最喜欢的课外图书名称是什么? 并阐述理由。 (5分)
第 二 部 分
(6~20 题 50分)
一、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6~7题。 (6分)
【甲】 【乙】
天净沙??秋思 秋词(其一)
马致远 刘禹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断肠人在天涯。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前三句一共列出九种景物, 言简而意丰。 “枯” “老” “昏” “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 【乙】的开篇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其中, “我言”表现了诗人的高度自信。
C. 【甲】在整体上表现出由远及近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渐渐缩小。
D. 【乙】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7. 【甲】 【乙】两首诗词虽都是写秋,表达的情感却并不相同,你还学过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吗? 试举一例,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情感。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 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勉谕儿辈》)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8. 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加点词释义
淫慢则不能励精 成语勾连法: 励精图治 (1)
非淡泊无以明志 字源法: 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形声字, 从心之声。“志”本义为意念、心意,引申为意向、意愿等。 (2)
若思得之艰难 义项选择法: ①代词, 代指人、事、物等; ②结构助词, 的; ③动词, 往, 到……去; …… (3)(填序号)
9.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10. 家书是亲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载体。两文分别从什么角度告诫自己的后辈?(4分)
11. 读了两则古文后,同学小语用选文中的语句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准备赠送他人。你觉得这幅作品适合送给下面的谁呢?请做出选择并阐明理由。 (3分)
A. 经过努力拿到“期中考试全A+”的好友小文;
B. 大学毕业后,因创业失败变得时而暴躁时而沮丧颓废的哥哥;
C. 古稀之年,在乡下安度晚年的爷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