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80字。

  长寿区2023年秋期初中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客观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主观题部分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A)不言而喻,人类需要不断创造。面对(B)走投无路的困境,唯有创造可以带来希望。创造的秘jué()是孜()孜不倦地探求、心无旁wù()地钻研、持之以恒地尝试。即便一时不能突破,也不必自惭形秽()。因为,打破(C)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并非易事,需要人类(D)前仆后继。
  1.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 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答案】1. 诀   zī   骛   huì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与字形。
  秘jué:秘诀,意思是不公开 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释义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
  孜孜不倦:拼音是zī zī bù juàn,指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有耐心的教导。
  心无旁wù: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
  自惭形秽:拼音是zì cán xíng huì,因在相貌方面不如他人而感到惭愧,泛指惭愧。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A.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这里用于说明“人类需要不断创造”的道理,符合语境;
  B.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这里用于形容仍有希望的困难处境,与语境不符;
  C.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这里用于形容旧观念,符合语境;
  D.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这里用于形容人类打破旧观念的行为,符合语境;
  故选B
  3. 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A)诗歌,让我们拥有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B)为世界添加了一层奇幻色彩。(C)吴乔在《围炉夜话》中提出“诗酒文饭”。他把诗与文的关系,比喻成米(原料)、饭和酒的关系。散文是言事说理的,把米做成饭,并不改变米的形状;(D)诗歌是抒情的,把米酿成酒,形态变了,性质也变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C.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观点”。
  故选C。
  4. 请仿照以下诗句,另写四行诗,表达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请保持你内心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
  走出了绝望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②. 因为你不知道    ③.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    ④. 走出了迷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解答时注意句式一致和诗歌主题一致。
  示例:请保持你内心的阳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阳光,走出了黑暗。
  整本书阅读(8分)
  5. 诗人往往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独特的情感。艾青在《刈草的孩子》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一九四〇年
  【答案】主要意象:刈草的孩子。情感:用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孩子的渺小和劳作的艰辛,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理解。
  根据题目《刈草的孩子》可知,“孩子”是本首诗的主体意象;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