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0字。
课题 《孙权劝学》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 品味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渗透式指导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悠扬的歌曲(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这歌声将我们带回到了什么时代?对,三国时代,你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哪些历史人物呢?曹操、刘备、孙权、关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孙权的故事——《孙权劝学》。
二、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读译课文、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 (qīng)今/当(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2、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谓:对……说 掌事:掌管事务 当涂:当道,当权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但:只 涉猎:粗略地阅读 论议:谈论议事
孰若:谁比得上 见事:认清事物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长者的尊称
3、古今异义
(1)博士 古意: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意:学位的最高一种。
(2)往事 古意:历史。
今意:过去的事情。
4、积累成语
刮目相看(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学识浅陋,缺少才学的人。
5、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译课文。
四、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