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94张,教案约4360字。
彭泽二中高一年级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稿
主备教师 王平 2024 年 3 月 19 日 星期 二
课 题
《鸿门宴》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司马迁、《史记》及鸿门宴的相关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学习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史记》对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描写。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思考历史故事带给后人的启示。
教 学 重 点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教 学 难 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 学 方 法
师生合作法
迁移创造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圈点、勾画、
批注法
课 前 准 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实词,把握人物形象,讨论质疑,教师引导加以解决。
教 学 课 时
三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有一部书,鲁迅先生曾经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予以高度评价,它就是——《史记》,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了解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书及作者。
①学生简介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②课件展示: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后继其父司马谈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遭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忍辱负重,发奋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改为《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对它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它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
其中,“本纪”记述帝王。可是在《史记》当中,有一个人物,他不是帝王,司马迁却为他做了“本纪”,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历史,走进楚汉相争的序幕,来认识一下这位悲剧英雄。
二、整体感知课文
①正字音;
②学生自读课文,按宴前、宴中、宴后划分段落层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