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9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      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时候是很顽固的,无关对错,就是单纯的顽固。我们通常将这种顽固称为“证实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我先入为主地认为你不错,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来不错;我看你着装得体、干净漂亮,那么你做起事来应该也是干净利落的:这些都是大脑骗人的方式。
  寻找头脑中既有立场的正面证据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因为我们有强化自我意识的天性。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测试“人在权威的震慑下,对于残忍的命令是会继续保持善良,还是会变得冷酷无情”。这位善良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于是他设置了一个场景,随机挑选了一批实验对象,要求他们用电击的方式惩罚一名做错事的人。实验过后,他发现人们果然都很善良,多数人在面对权威的错误命令时不为所动。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也设置了一个同样的场景,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多数人都冷酷无情,在权威的命令下不断电击那个做错事的人。为什么同一个实验会出现迥然相异的实验结果呢?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实验之前,他们已经预设了立场。心理学家在挑选实验对象时,虽然已经尽量做到随机,但他的潜意识还是会帮他挑选一些看起来更为善良的人,而他的朋友则会“随机”挑选一些看上去更喜欢恶作剧的人。最后,结果自然就按他们预设的方向走了。
  大脑骗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比如双盲测试、对照实验等,我们在很多时候会完完全全被它欺骗。更神奇的是,对于被欺骗这件事,很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乐意”被欺骗。比起真实的自我,我们更喜欢自我创造的那个。
  看起来我们的潜意识只会让我们不断加强“自我”,那么全然清晰地记在脑子里的事情总该是靠谱的吧?那也未必。总有人怀念说小时候的食物更好吃,当你质疑的时候,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他们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味道,现在那些粗鄙货色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甚至连水都不如小时候的甘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东西”已然成了一个不可企及的标杆。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能力记得清几十年前的味道,但由于标杆的象征性意义,我们会将最好的味道安在它身上,因为那个味道在当时令人印象深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记住的并不是事实上拿来对比的客观味道,而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比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顶级的、惊艳的,再比如终于能吃到了等。那些感觉是深刻且难忘的,至于成甜的比例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天生具有强化自我意识的能力,因此,有时会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偏离事实真相。
  B.“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中的“相反意见”指在权威的震慑下人会变得冷酷无情。
  C.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也许并非真的美味可口,只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记忆会受个人情感和其他干扰信息的影响,我们记忆的信息并不都是事实的真实反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大脑在认知过程中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干扰,必定会做出偏离真实的判断。
  B.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情境下,同一实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可见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
  C.为了给接收的新信息留出记忆空间,人们会不断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因此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
  D.大脑记忆的信息是经过简化和加工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人们将很难从繁杂的记忆中提取信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减轻记忆负担。
  B.钟毅平在《公正世界信念对记忆偏差的影响》中说:“记忆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刻板印象、信念、期待等都有可能导致记忆偏差。”
  C.《情感信息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做出快速判断,而不是整合判断任务的外部信息及自己的内部记忆和联想。
  D.张中行先生谈回忆录《流年碎影》时说:“书写完后,我的女儿说有一处把她上中学写成了上小学,说明我也有记错的地方。”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1900年开始流行的“战利品狩猎”运动起源于欧洲贵族,延伸到非洲的白人殖民者。他们认为猎取野兽的头颅或犄角的狩猎才是高级的,猎人的目的并不是获取猎物并出售,而是享受狩猎、追逐的乐趣,并将猎物作为纪念品,制作成标本永久保存。这种狩猎方式有趣的地方是,政府每年都会举行战利品大会,评价猎人猎得的欧洲狍或欧洲马鹿的雄伟鹿角,或是野猪的犬齿。光从统计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