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闰土的少年伙伴“我”,回到故乡,举目所见,皆是一派萧索、失败、②的景象;远去美洲的于勒曾是若瑟夫一家人.幻想中的救世主,但当这家人在船上再次遇上于勒时,于勒已经变成一个穷困①(liáo)倒的水手,成为家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家庭变故的突如其来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sè撩 B.sè潦 C.shè燎 D.shè潦
2.在文中括号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B.。 C.; D.!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
A.百孔千疮 B.民生凋敝 C.疮痍满目 D.疮痍累累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B.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C.十来岁的杜小康少年,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D.杜小康十来岁的少年,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5.某班围绕“君子自强不息”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
A.自强不息就是要有家国情怀。鲁迅于1904年到仙台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B.自强不息就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放在一起。例如王选1998年在北大演讲,谈到自己一生中八个重要选择时说:“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C.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孔子就曾教诲我们要懂“礼”守“信”。
D.自强不息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结”的起源______,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同时也具有______,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______。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
B.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C.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D.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4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叙述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而今一切已经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
B.颔联的意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诗人还要去“独寻”。
C.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言外之意”是“有道”的汉文帝恩犹薄,昏聩无能的唐代宗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
D.全诗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溯古思今,深化了怀古咏叹的主题。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徐谦尊侠义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明末赋役重,首事者②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③,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⑤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⑥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