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80字。

  广州市番禺区2024年中考4月模拟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惦记/掂量  陡峭/惟妙惟肖 B.宿营/星宿  辟邪/开天辟地
  C.笼统/合拢  挑逗/挑拨离间            D.贮蓄/伫立  哄骗/哄堂大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慷概    桃花灼灼    浮燥    春寒料峭    B.山麓   雕粱画栋   锲合   浮光掠影
  C.游戈    人情事故    意蕴    彬彬有礼    D. 侍弄   油光可鉴   俯瞰   格物致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深蓝的天空无边无垠,月光似水,秋风轻拂,树影婆娑,一切宛如沉醉在梦里。
  B.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怂恿,也不能去干坏事。
  C.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至。
  D.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甘南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B.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C.我们要科学防控疫情,切忌不能听信、传播谣言,外出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D.复习时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先筛查知识漏洞,再有针对性地填补。
  5、某中学七年级(1)班以“走进四季”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8分)
  (1)同学们学完《济南的冬天》后, 想拟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美景,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下面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句子填人横线上(填文字)。
  ① 对联一:______________ ,有山有水美如画。
  ② 对联二:白雪山尖白,_______________.
  A.  暖风暖阳恰似春 B. 无风无寒暖似春
  C.  绿萍水中绿     D.绿萍映水绿
  (2)、 古人描写春景,观察人微,运用多种感官,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仿照示例,指出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示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   踏花归来马蹄香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是“四季诗朗诵”活动中主持人开场白中的部分内容, 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
  四季之美,美不胜收。我们喜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我们喜爱夏天,爱她的翠竹蝉鸣,枝繁叶茂;我们喜爱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二、(1小题,8分)
  6. 古诗文默写 (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③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⑤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⑥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笛”声,是诗人传情的一种表达。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笛
  声
  传
  情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帐中饯别,琴笛助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笛悠扬,思乡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疏花影,悠扬笛声。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
  鱼我所欲也《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芎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老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及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工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年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