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70字。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有些人类学家甚至认为,啤酒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农业生产提供的剩余粮食使一些社会成员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特殊职业者,专门从事手工业或其他商业活动,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推动了人类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这个过程开始于公元前9000年,新月沃地的人们已开始种植大麦和小麦,这就与之前单纯以果腹充饥和储存为目的的简单野谷采集有了本质的区别。
当然,从打猎采集到农耕种植的转变是几千年逐渐演变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耕种的农作物在人类的食谱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这也许只是瞬间的变化:在700万年前从猿进化成人后,人类就一直靠采猎获得食物。后来,他们突然弃猎从耕,弃采归田。人类为何这样?为何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史学界对此争论不休。目前有许多假设:可能是新月沃地地区可供采猎的食物由于气候变化、物种死亡或过量采猎等原因而灭绝;可能是一种更加稳定的生活方式(但仍属于狩猎采集的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生育能力,致使人口激增,从而需要新的粮食来源;更可能是啤酒见之于世后,在社会交往、宗教祭祀等诸多方面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希望通过栽培来确保稻谷供应,从而摆脱靠天吃饭和野谷充饥的境遇。从最后一种假设来看,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部分原因是为保证啤酒的供应。
尽管这种假设有将农业的开始归功于啤酒的嫌疑,但在历史天平由采猎向农耕和小范围定居倾斜的过程中,啤酒似乎更像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这是个棘轮效应:如果一个特定种群越依赖农作物作为其主要的食品,那么它的人口就增加得越快,就越难返回以狩猎采集为主的旧式游牧生活方式。
也可以说,啤酒的饮用对农业的转变起了微妙的辅助作用。因为当时啤酒很难长期储存,完全发酵只需一个星期,多数啤酒在完全发酵之前就被喝完了。以现代标准来看,这种啤酒酒精含量相对较低,但富含悬浮酵母菌,极大地提高了其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尤其富含维生素B,从而避免在狩猎让步农耕的过程中,由于肉类(富含维生素B)摄取减少导致的营养结构失调。
此外,即使在最小的部落里,人的排泄物也会很快污染到饮用水源。由于啤酒是由开水酿造的,所以比生水饮用起来更安全、更卫生。虽然直到近代人们才意识到饮用脏水有害健康,但他们早就知道要警惕来源不明的水,尽量从远离居住地并且水质清洁的地方取水(而采猎者就不必担心饮用到污染水的问题,他们人数少,始终到处流动,迁徙之后废物就遗留在了原地)。换句话说,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之后,食物质量下降,而啤酒恰好提供了相应的营养成分,作为安全的液态饮品,喝啤酒的农民比不喝啤酒的人具有营养优势。
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000年,新月沃地的农业迅速发展。人们种植的作物和驯养的牲畜(主要是山羊和绵羊)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新的灌溉技术使干燥的美索不达米亚低地和埃及尼罗河流域也能适合农业生产。这一时期典型的村落都是由泥和草盖的圆顶房,稍好一点的用曝晒而成的土坯建成。村外就是种植谷物、枣树和其他作物的农田,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散养或圈养的牛羊,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当然,人们也会尽可能捕获一些禽和鱼等野味来丰富食谱,但总体来说,这种生活方式与几千年来采集狩猎的方式已截然不同。此时的社会正向一个更复杂的模式发展,村落通常会用仓库来存放贵重物品,包括圣物和余粮。毫无疑问,这些仓库是公用的,因为其存储数量远远大于任何一个家庭的需要。
为了避免粮食短缺,人们一方面把余粮存入仓库,另一方面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祈求丰收。二者相互交织,所以人们一直把捐余粮当作对神之供奉,从而将仓库逐渐演变成了神庙。在新月沃地的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刻着字的泥石。这些泥石在当时是用来记载捐粮的明细,以保证所有村民都尽可能将余粮拿到公共粮仓。这种宗教意味的捐粮仪式由行政祭司主持,他们靠余粮生活,也指导集体活动,如房舍的建造、灌溉系统的维护。这也播下了管理体制的种子,开启会计和写作等职业的先河。
(摘编自《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漫长的人类进化史相比,生活方式从打猎采集到农耕种植的转变显得只是瞬间变化。
B.啤酒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能促使悬浮酵母菌生长,从而减少人们营养结构失调。
C.啤酒比生水喝起来更安全卫生,原因是生水可能会被人的排泄物污染而啤酒是用开水酿造的。
D.古代村落中的祭祀在主持捐粮仪式、指导集体生活等活动中发展出了写作和计算能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业生产提供的剩余粮食对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B.人类的生活模式从采集渔猎转为定居型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保证啤酒的供应。
C.人类难以返回到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人口增长得越来越快。
D.公元前5000年左右,新月沃地人们的食谱包含谷物、水果、牛羊肉、鱼肉等。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啤酒见之于世后,在社会交往、宗教祭祀等诸多方面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在埃及语中“盖一座啤酒大厅”或“到啤酒大厅里坐坐”的意思是“玩得开心”或“(在热闹的宴会上)饮酒作乐”。
B.有一个埃及石碑,上面的碑文告诫母亲给上学的孩子每天准备两坛啤酒、三小条面包,以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
C.在苏美尔遗址出土了大量大小相同的斜边碗,考古学家经过研究推测这种碗可能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标准量器。
D.一份公元前的埃及医学文献中记载了许多用到啤酒的药方,比如洋葱与啤酒混合可治疗便秘;啤酒加橄榄粉治消化不良等。
4.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啤酒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重大转折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文章科学分析了啤酒的有益成分,证明了啤酒对农业的转变起到了微妙的辅助作用。
C.文中的“更可能”“似乎”“毫无疑问”等词语,表明了论证语言的倾向性和严密性。
D.文中列举大量事实,证明了从事农业生产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5.请根据文段概括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后,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改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虎口(节选)王族
大风刮了一夜,到了天亮,天气被刮得像被黑夜紧紧拽着,死活挣扎不出一丝光亮。
李成军走出帐篷,抬头往上看,哈希勒根达坂变得黑乎乎的,像一块要砸下来的石头。他知道达坂不会砸下来,但达坂上的积雪会发生雪崩,倾泻下来会把山坡覆盖,把峡谷填满,也会把人吞没。李成军这样想着,觉得刮来的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刺出一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