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10字。

  樊城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请阅读文段,然后做题。
  ①多年后,我读完大学回老家镇中学教书,假期就和父亲一起打理梨园。灿烂阳光下,梨花争相盛放,A赶着来赴这场烂曼的邀约。在星光、月光的映衬下,梨花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把整个乡村的夜晚渲染得明媚动人。
  ②梨花芳菲,白墙红瓦、翠竹茵茵,仿佛一幅清新古典的田园画。途经的路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看,连声夸赞。婚纱摄影馆的老板发现了这处美景胜地,B特意推出父亲拭弄的梨园作为摄影景点,大受欢迎。渐渐地,父亲的梨园成为   ▲   的风景,一到周末,三三两两周边城镇的居民就来此赏花游玩。
  ③                                                                          
  ④收获季节,父母总要留一小枝梨子在枝头,母亲说是要报恩。我问报谁的恩呢?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言语间,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感激和谢意。过去的苦难早已被岁月  ▲   成闪亮的珍珠,在我们心里发出温润的光。
  (1)①②段中,划线句A和B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2)给①②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A.媚(      )B.茵(     )
  (3)②④段加▲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远近闻名  磨砺  B.趋之若鹜 历练 
  C.深入人心  磨砺 D.远近闻名 历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途经的路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看”没有语病。
  B.《诫子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
  C.文中第④段的加点词“苦难”在句中是名词。
  D.在古时,五十岁叫知天命,六十岁叫花甲,也叫耳顺。
  (5)文中第③段划双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七八年的时间,村子被打造成生态旅游村。
  ②在村里的动员下,母亲率先开办起家庭食堂,供游客吃饭,其他有条件的人家也!
  开起农家乐。
  ③村里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号召其他人将闲置土地都种上梨树,并请技术员到村里示范教授科学栽培梨树。
  ④春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村里休闲观光;初秋时,村里邀请外地客商前来参加品果订货会,分外热闹。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6)文中第④段划线句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B.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C.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D.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二、探究与交流(8分)
  2.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方法有多种,我主张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通过思考概说全书的精髓;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地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
  (节选自《温儒敏谈读书》)
  材料二:宋代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材料三: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一为实际用途,如:因职业需要而读专业书籍。二为消遣,如: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1)积累链接:材料一中温儒敏的二、三遍读书的理念,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诠释:“               ,                 。”(2分)
  (2)请根据材料二中朱熹的“三到法”,即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归纳链接材料中的“三余”读书方法。(2分)
  链接材料:东汉时,有跟从董遇学习的人,却苦于没时间读书。董遇说:“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3)为了更有效地阅读,语文张老师向同学们发出了如何有效阅读的倡议书。请将倡议书内容补充完整。(2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不读书无以致远。为了让同学们更有效地阅读,现推荐如下读书方法供大家运用。
  第一,圈点批注法。
  第二,选择性阅读法。
  第三,              。
  希望同学们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爱上阅读。
  语文张老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