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60字。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九年级一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
  【认识自强不息内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自信自立,勤思苦学,恪 (gè)守原则,涵(hán)养品格,面对众人赞誉时不傲慢,要谦逊谨慎,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困厄(è)之中不自爆自弃,要迎难而上,持之以恒(héng),这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不一法门,
  1.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恪 (gè) B.涵 (hán) C.厄(è) D.恒(héng)
  2.文段中四个划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赞誉  B.傲慢  C.自爆自弃  D.不二法门
  【寻找自强不息人物】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人物。【A】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攒着力量,努力追求他们的梦想。孙中山先生的“百折不回,愈挫愈奋”的精神如雷贯耳,这种精神正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积弊日久时,总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为民请命,或变法维新,或奋起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B】中国历史上开明政治家推行的政治改革实践,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精神的生动证明。无疑,【C】当代中国的改革创新,就是对“革故鼎新”精神的历史继承与时代发展。总之,【D】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埋头苦干 B.积攒  C.如雷贯耳  D.前仆后继
  4.上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
  5.在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激励我们自强自立、爱国爱民的诗句。从李白《行路难》“①            ,②            ”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乐观奋斗;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            ,④            ”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忠君爱国;从李商隐《无题》的“⑤            ,⑥            ”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无私奉献;从范仲淹《岳阳楼记》“⑦            ,⑧            ”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先民而忧、后民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8分)
  【探寻中华民族前进力量】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 一项是      (3分)
  ①这是对于个体而言,“自强不息”指的是追求强大的主观意愿和行为;对于国家来讲,就需要我们全民族有追求强大的主观意志和行为。
  ②在中国革命的历程当中,类似长征的壮举并不唯一。无数中华儿女,以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③“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全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孔子就是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精神的践行者。他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学思结合,诲人不倦;他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从不气馁,从不懈怠。
  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下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军长征的一组数字:5000英里的长征路,平均114英里才能休息一次。翻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⑥这句话意为天道运行不息,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休无止。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一直奋进。
  A.④①③⑥⑤② B.④①⑤②③⑥ C.③⑥④①⑤② D.③⑥⑤②④①
  二、阅读(51分)(一)名著阅读(7分)
  7.(3分)下面《艾青诗选》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感情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B.艾青在不同时期的诗风是不同的,但是歌颂光明始终是其主旋律。
  C.艾青的诗歌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而且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如“土地”“光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对光明、希望的追求。
  D.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追求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
  8.(4分)在《水浒传》中,林冲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请你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被迫”一词的理解。
  (二)诗歌阅读(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过来的,点明饮酒赏月,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词人觉得天上还是比不上人间。此时诗人的情感也变得通达、豪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