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12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选择题)或书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团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运用(6分)
  1. 根据提示填空。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__,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意旨博大、寓意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答案】    ①. 一弦一柱思华年    ②.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柱、华、隳、指。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网络平台提供了数字化的广阔开放空间,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发声,           ,          、           ,           。比如,制作短视频背后的个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人知晓。但其也提供了向更多人宣讲或表演的机会,很多人依靠这种形式积聚人气,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力,进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①让人无从判断真假
  ②但这种趋势利弊共存
  ③甚至每个人都有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潜质
  ④最大的弊端是严重脱离了人赖以为根基的具体化社区情境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2)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不得体的有几处(   )
  在这个绿意萌动的初春季节,我们迎来了学校的语文周活动。今天热爱文学的同学们集聚于此,垂听名家讲座。下面请允许我隆重介绍此次讲座的嘉宾,他是有幸获得“时代文学奖”的李林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老师的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散文创作”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1)C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前文“人人都可以发声”,通读所给的句子后发现,后文应是递进关系——甚至“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潜质”,即③;当出现上文所说的两种情况时,会带来“利弊共存”现象,即②;承接利弊共存,下文陈述“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故应是④;既然“脱离了人赖以为根基的具体化社区情境”,又结合下文所举例子,让人“无从知晓”,故最后一句应是①。
  正确排序应为:③②④①。
  故选C。
  二、阅读(54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20世纪中叶,欧洲的现代文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怎么还会出现反文明、反人类的大屠杀现象呢? 最方便的解释就是把它看作一种反常的偶然现象。
  ②思想界有两种理论最流行。一是“变态论”,即德国出现了一群丧心病狂的变态疯子、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二是“仇恨论”,即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有一种特殊而深重的仇恨。无论是“变态论”还是“仇恨论”,都是把大屠杀解释为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在一般情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