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50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脑机接口是一项“人机交互”技术,它的前身是人工耳蜗技术。人工耳蜗技术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脉冲并传递至植入内耳的电极,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听障人士重新听到声音。理论上讲,各种感觉都可以通过电子元件变成神经冲动,进入大脑引起知觉。
还有一类脑机接口是针对运动信号输出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尼柯菜利斯教授训练大鼠用意念来喝水。大鼠是用前爪压动杠杆来喝水,尼柯菜利斯检测到和这一动作有关的脑内46个神经元,并且通过电极把这46个神经元的兴奋连接到自动出水的机器上。只要这46个神经元兴奋,机器就会工作,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大鼠只要“想一想”就有水喝。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外延到调控情绪、记忆,然而不会像对感觉和运动那样有效和安全。脑机接口技术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大脑分布着无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专门接收和传递微小的电化学信息并相互作用,形成大脑活动。而大脑头皮含有水分,是导电体,脑机接口可以放置或植入电极导出脑内电波,获取大脑信号,这就为提取和分析大脑信号创造了条件。
作为人脑与电脑之间的桥梁,脑机接口的出现为治疗传统手段难以治愈的神经损伤疾病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
2024年1月底,诺兰•阿尔博通过手术植入埃隆•马斯克创立的美国神经连接公司(Neuralink)的首款脑机接口产品“心灵感应”,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而且没有认知障碍。3月20日,Neuralink在社交平台上直播了阿尔博的最新情况:脑机接口植入不到两个月,这名8年前因潜水事故导致脊髓损伤而四肢瘫痪的男子,已能通过意念操控鼠标,在线玩游戏、下象棋。
而在2023年10月和12月,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团队分别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将无线微创半侵入式脑机接口(NEO)植入了两名高位截瘫患者颅内,前者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后者成功用脑电活动控制电脑光标移动。
洪波说,Neuralink这次发布的视频中的男子,脊髓损伤部位在颈椎的第五节,情况与自己的两位患者类似,与NEO相比,Neuralink方案更加激进,效果上则各有长短,不相上下。
眼下,国内外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瞄准的目标是在大脑与通往四肢的神经“断联”多年后,通过脑机接口将神经信号再次传递出来,并控制外部设备,以帮助患者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此次Neuralink的首例临床试验在人体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并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充电以及高质量的信号采集与传输,迈出了了不起的一步。整个系统采用无线手段,并成功整体植入人脑,已相当不易,后续,系统的硬件优势会发挥出来。
马斯克曾表示,Neuralink希望实现的目标是,只需思考即可控制你的手机或计算机,并通过它们来控制几乎任何设备,最终能使史蒂芬•霍金这样的渐冻症晚期患者拥有比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的沟通速度。
洪波说,“心灵感应”估计在患者大脑中植入了64根电极,从光标的活动位置看,系统解码非常准确。工程学是Neuralink的一大强项,从手术机器人到植入式脑机接口的设计与加工,都表现出了团队在工程方面的出色能力。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调集大量创新资源,实现了植入物的无线化,并使植入电极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体现出商业化运作在资源调配上的优势。
目前,国内有研究团队在信号解码的精度上可能超过Neuralink的此次实验,但受制于工程能力,尚未能实现无线设备的整体植入。
洪波认为,脑机接口在临床上的应用刚起步,实际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大量不确定和未知的情况,切莫过度神化。脑机接口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具体治疗方案的设计,还需根植于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清晰认知和了解。他举例说,一般手部的神经康复训练相对容易,而让下肢瘫痪的病人重新站起来则更加困难。这是因为基础研究对上肢神经编码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站立涉及的神经环路和网络更加复杂,迄今尚未搞明白。虽然脑机接口最近几年才受到大众关注,但它实际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道路。要知道,无论是神经科学还是生物材料、电子器件、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研究,都是脑机接口发展的基石,决定着这个领域能升到多高、走到多远。
而对于脑机接口技术伦理合规问题,赵继宗指出,这项技术未来一旦大面积推广应用,必然要采集大量人脑信号,而这属于隐私,相关准则也需要提前布局。
(取材于许琦敏、秦长森、张校基的相关文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脑机接口可以通过修复受损神经将神经信号传递出来,从而为治疗顽固的神经损伤疾病提供了可能。
B. 马斯克团队的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采用了无线植入手段,这种开创性尝试在国内外脑机接口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C. 脑机接口主要专注于感觉和运动两项功能,虽也可以涉及调控情绪和记忆方面,但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
D. 脑机接口技术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专门接受和传递微小电化学信息的神经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比马斯克团队,洪波团队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方式略显保守,但两个团队临床试验的植入效果各有优势。
B. 马斯克认为,今后脑机接口技术能够帮助渐冻症晚期患者通过意念直接控制外界设备,甚至使他们的沟通速度超越常人。
C. 当前脑机接口处于临床应用的起步阶段,虽然有帮助患者恢复与外界沟通能力的成功案例,但仍很难让下肢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行走。
D. 文中的实例表明人类在脑机接口技术上不断进步,未来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下列属于针对运动信号输出的脑机接口技术是( )
A. 人工视网膜
B. 仿生肢体
C. 电子鼻
D. 触觉手套
4. 根据文本信息,请简要说明脑机接口的技术原理。
5. 两会前,人民网都会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请结合本文就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修复受损神经”错误,脑机接口只是传递神经冲动(信号),不能修复受损神经;
B.“开创性尝试”错误,原文有“在2023年10月和12月,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团队分别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将无线微创半侵入式脑机接口(NEO)植入了两名高位截瘫患者颅内”,可见之前已有无线植入,无线植入并不是马斯克团队的首创;
D.“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专门接受和传递微小电化学信息的神经元”错误,原文为“大脑分布着无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专门接收和传递微小的电化学信息并相互作用,形成大脑活动”,不存在专门接受和传递微小电化学信息的神经元,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物亲近(节选)
鲍尔吉•原野
羊羔给马头琴写信:
亲爱的马头琴,马知道你用它的头来命名一把琴吗?昨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白马,它摇摇头,用鼻子蹭地上的青草。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我猜想白马的意思是难以置信。
说真话,你的琴声像人用喉音歌唱,让我想起哈扎布的长调。我虽然是个羊羔,也知道这位大歌唱家。你的琴声完全能跟哈扎布媲美,我说的不是音色,也不是音域,是内涵。你好像和哈扎布长了一颗共用的心脏,你们在想同一件事。所以你们抒发了相同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