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860字。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窟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靠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记者:很多人对“国家版本馆”的概念较为陌生,请问什么是“版本”?
刘成勇:“版本”在传统意义上一般指古籍的刻本、印本、写本等。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是广义的,除现代出版物外,还包括中华古籍、革命文献、民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手稿档案、方志家谱等各类中华文明典籍资料。
记者: 甲
刘成勇:版本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脉,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建设的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国家版本馆立足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职责,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担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
记者:历朝历代孜孜追求“收天下典籍、彰千古文盛”这一目标,但实现者罕。您认为, 乙
刘成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有盛世修文、盛世兴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版本馆时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
记者:国家版本馆将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成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版本馆时强调,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突出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意义上的版本与书籍的印制、抄写密切相关;在新时代,具有典型时代印记的物件,如果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就可能成为版本。
B.要想把中华文明这一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就应充分发挥版本在维护文化安全、助力文化复兴等方面的作用。
C.版本与时代和生活密切相关,是某个历史片段的重要载体,也是特殊的时代记忆,因而成为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
D.国家版本馆既能让版本的价值“飞入寻常百姓家”,又能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一扇窗,因此让版本活起来、走出去是其核心任务。
2.下列对材料行文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的访谈紧扣国家版本馆这一核心话题展开,在对话中将话题引向深入,体现了访谈的针对性、专题性特点。
B.材料二采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四库全书》的例子意在论证成为版本需要同时满足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承两个条件。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从“文脉”“时代”和“生活”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体现了清晰的论证逻辑。
D.材料二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如运用“活影像”“接力棒”等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排比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
3.请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记者提出的问题。(4分)
4.如何具体地发挥国家版本馆在传承文明中的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熟藕
汪曾祺
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这家店卖种酒,叫佛手曲。一个很大的方玻璃缸,里面用几个佛手泡了白酒,颜色微黄,似乎从玻璃缸外就能闻到酒香。酱园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有两个烧饼的钱就可以买一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