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0000字。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坚持有的放矢,就是坚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集中全部力量与各种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实际上也是一个及时发现问题、科学筛选问题、准确分析问题、全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优良的方法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克思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B.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
C.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抓住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也就找到了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D.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能最终达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重点这一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人的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
B.既然真理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揭示,具有客观性,那么思想、理论就不能检验其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C.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实践品格,所以说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
D.我党能不断回答中国、世界、人民、时代之问,其根本原因是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B.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C.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4.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