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350字。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类变得更好,但如果被错误运用,它也可能让人类变得更糟。然而它存在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对基本假设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了这一假设。迄今为止,人类独自发展出了对现实的理解,这种能力界定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能力,我们阐明了我们的哲学,设计了我们的政府和军事战略,并形成了我们的道德准则。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揭示出,现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认识,也许比人类独自理解的方式更为复杂。有时,人工智能的成就可能与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类思想家在其全盛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它产生灵光一现的洞见,并对所有需要加以清算的既有概念提出挑战。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其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与人类能力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了人类。通过重复“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它没有也无法与我们对现实的意识体验相匹配”之类的话,我们或可聊以自慰。但是,当我们目睹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逻辑上的壮举、技术上的突破、战略上的洞见,以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精密管理时,很明显,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类体验。
人工智能所触及的全新疆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情地遨游。它能发现信息并识别趋势,这是传统算法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优雅和高效。这样一来,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它加速了人类理性的消解势头:社交媒体减少了反思的空间,在线搜索削弱了概念化的动力。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算法就擅长向人类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人工智能则更精于此道。随着深度阅读和分析的收缩,从事这些过程的传统回报也在收缩。而随着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日益高昂,人工智能影响人类思想的能力,比如说服、引导、分心,却在与日俱增。结果,个人在审查、检验和理解信息方面的作用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的作用扩大了。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埃里克•施密特、丹尼尔•胡滕洛赫尔《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胡利平、风君译)
材料二:
人工智能真的已经无所不能吗?心理学家考验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GPT-3。他们认为之所以GPT-3显得非常聪明,是因为问了它智能的问题。假设问它一些很“弱智”的问题,它会怎么回答?他们问它:“我的腿上有几只眼睛?”这个连没有上过学的小孩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却难倒了GPT-3,它回答说:“你的腿上有两只眼睛。”这表明它并不理解眼睛是什么,它只是在做关联而已——人有两只眼睛,腿是人的一部分,所以它认为腿上应该有两只眼睛。这个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阐明我们的哲学,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设计组织形式,形成道德标准。
B.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人工智能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超越人类能力,它促使我们抛弃理解世界的固有方式。
C.人工智能扩展了物理现实和数字世界的同时,也加速了人类理性的消解势头,比如在线搜索削弱了人类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的能力。
D.杰弗里•辛顿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准确描述场景,就说明它理解其意义。马文•李•明斯基赞同这一观点。
⒉.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材料一罗列的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意在提醒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类体验。
B.相较于人类的思维局限性,人工智能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引领人类在收集和分析数据领域尽情遨游。
C.传统算法擅长向人类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人工智能凭着发现信息识别趋势的能力而更精于此道。
D.由材料二可知,人工智能可根据预设来行动,因而它可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共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第三回中鲁达得知金翠莲被郑屠强娶后义愤填膺,以切肉剁臊子为由挑衅郑屠,三拳打死郑屠。
B.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体验当外卖小哥,12小时送单却只赚了41块钱,他累瘫在马路边,终于明白了外卖小哥为什么必须要抢单。
C.日本研发的机器人“妻子”在用户向其倾诉疲惫、难过时,会耐心地倾听,缓解用户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D.《论语•述而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表达了对丧者的尊重及对丧者家属的悲悯。
4.为什么人类可能已无法承受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解。(4分)
5.如果人类在未来实现了类人智能,你认为人类与类人智能的关系可能会有哪几种走向?请结合材料加以解释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家
巴金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
“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