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60字。
2023学年(下)三月份月考九年级语文科试卷(问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题,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作揖/侦缉 旷远/粗犷 B.盘桓/持之以恒 咀嚼/味同嚼蜡
C.伫立/贮蓄 阴晦/教诲 D.契合/锲而不舍 掂量/信手拈来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捷报 取意成仁 统畴 吹毛求疵 B.侍候 无精打采 诡谲 咬牙跺脚
C.笑涡 哗众取庞 扭绞 不屑置辨 D.惋惜 千均之力 狡黠 摄手摄脚
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长假期的短途旅行结束了,沿途的风景浮光掠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B.全球经济低迷时,我国已显示出经济复苏的勃勃生机,传达出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随着小区环境的改善,邻居们常在树荫下下棋、话家常,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D.稳住消费、继续做大消费“蛋糕”,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加强宣传整本书阅读的力度,我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领会道理。
B.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一种技艺,更多的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
C.潮汕英歌舞训练班的孩子喜欢英歌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项活动具有阳刚之气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D.随着三星堆、敦煌壁画等为设计灵感的文创产品的产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5.学校开展“草木缘诗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 ① 。唐诗中由现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 ② ,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 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文补写以下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字是什么?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④①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2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兼葭》中的“兼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小题,8分)
6.(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⑥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左传《曹刿论战》)
(2)小江同学做了古诗中“雄心壮志”情感的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典故,期待重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复失地,获得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6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