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830字。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东亚的丝绸之路以中国东部为起点,向东抵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东亚诸国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汉籍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成为东亚诸国交往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遣唐使、海上贸易、僧侣交往等方式传播出去,为东亚日本本汉籍、高丽本汉籍的成熟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一笔。
  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中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汉籍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早期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单向输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西汉东方朔《海内十州记》、五代后周义楚《释氏六帖》等亦有相应记载。若是从这一年算起,中日文化交流至少已有2200年的历史了。
  丝路文明与东亚诸国的交流有陆上与海上两种途径,其中海上交往是重要的交流形式。春秋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就通过海上路线进行贸易。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的丝路更加清晰。《新唐书•地理志》详细记载了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航线,据《新唐书•地理志》,唐朝时共有七条对外贸易的交通路线,其中海路两条。航线从登州港出发,经过渤海海峡,抵达旅顺口后再到鸭绿江,之后沿朝鲜半岛东南海岸南下后抵达日本。明清时期,贸易路线南移,宁波港、乍浦港等成为新的贸易中心。《长崎实录大成》记载:“当今上海、乍浦两地乃便利之处,各唐船往来共聚此地相互交易。”
  汉籍传入东亚,使得日本、朝鲜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通过与汉文化的学习与碰撞,不断汲取汉文化的充足养分,将其融入自身的民族文化之中,进一步促进了东亚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东亚文化圈通过丝绸之路等形式促进了汉籍的流布,汉籍的广泛流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认同,推动了东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日本、朝鲜通过明引、暗引、化用等方式,不断从中国典籍中汲取理性、采掇词华,从而内化为其文化基础。604年,日本圣德太子颁布了《十七条宪法》,其中的13条21款文字,取自《周易》《尚书》《左传》《论语》等典籍。日本、朝鲜对中国文化进行积极的摄取、接纳、消化,丰富了其文化的表达方式,莫定了汉籍域外传播的重要基础。
  中日、中朝文化之间的交融伴随着交流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发生急剧的变化,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外流”,汉籍经过日本、朝鲜学者的翻印、改写、重写等,使其成为日本化、朝鲜化的中国学。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汉籍又通过贸易、文化交流的形式重新回到母体,对母体文化产生了新的影响,即“文化回流”。如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以毛氏汲古阁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以足利学校所藏古写本、足利学校活字印本、宋刻本为主校本,并参以元刊明修十行本、嘉靖李元阳刻本、万历北监刻本、唐宋石经、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为经注文字的校勘材料,是比勘诸本严谨搜集整理汇编而成的,对于保存《左传》文献具有重要贡献。
  (摘编自毛振华《东亚丝路文明与汉籍的传播》)
  材料二:
  漫漫的黄沙、蜿蜒的驼队、悦耳的驼声铃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经典画面。骆驼背驮的货袋既给人们带来与商业有关的无限遐想,也昭示着商队对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商队是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丝绸之路因商队而延伸、演变。由于丝绸之路穿越了整个亚欧大陆,商队离不开拥有语言、民族等地方知识的向导和护卫。其他成员包括学者、工匠、艺术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伴随着丝路的发展,汉籍主要通过遣唐使、海上贸易、僧侣交往等方式传播到东亚诸国。
  B.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中朝文化交流,以中国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单向输出为主。
  C.东亚丝绸之路促进了东亚诸国的经贸文化交流,书籍交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丝绸之路贯穿多个国家,在各国的交流合作中,语言、民族等地方知识非常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西汉东方朔的记载开始算起,中日文化交流至少已经有2200年的历史了。
  B.往来的唐船聚集在上海、乍浦两地相互交易,可见唐朝时期贸易路线已南移。
  C.《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比勘了中日诸本,比其他校勘材料更严谨、更有价值。
  D.商队不断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的延伸和演变,进而推动东西方的交流合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隋书•倭国传》记载:新罗、百济皆以倭为大国,多珍物并敬仰之,恒通使往来。
  B.由“所得赐赍,尽市文籍,泛海而归”可知,倭国遣使入唐的主要目的是购买书籍。
  C.568年朝鲜刻成《北汉山新罗真兴王巡狩碑》中的“修己以安百姓”源自《论语》。
  D.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遣唐使中留学生仅有27名,而留学僧则多达92人。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图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外流有陆上、海上两种途径,汉籍外流为日本、朝鲜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B.①外流后,日本、朝鲜学者对汉籍进行翻印、改写和重写等,使其本土化。
  C.②回流指日本、朝鲜的文化通过贸易、文化交流的形式流传到中国。
  D.②文化回流会对汉籍母体文化产生新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5.除文化交流外,丝绸之路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灯之旅
  铁 凝
  文家佐高跷队的“大鬼”经受了考验,①大摇大摆过了十字街,向灯场进发了。“旱船”“跑驴”“二鬼摔跤”“寸跷”“百叶龙”……逐一经受了傅家峪对他们特有的考验,也浩浩荡荡向灯场进发了。
  最后是对主队的考验——“大鬼”跳双凳,这是傳家峪高跷会祖辈传下来的正统,也是傅家峪摆下灯场大闹特闹的原因。傅家峪的“大鬼”去年当了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