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40字。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卷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卷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班级开展“古诗学习技巧梳理”活动,请你参与。(30分)
【技巧一:辨清音形意】
诗句及出处 辨读方式
读音 字形 词意
①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xiāo 偏旁不同 汉字偏旁往往与字的完整意义有关联。如“艹”常指草本植物,“”大多与竹制器物有关。
秋风 ② 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___ 含“氵”的字常与水流、液体有关,含“忄”的字常与心理、情感有关。“怆然而涕下”的“涕”意思是⑤。
④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tú 略有不同 此句中“徒”有“只,白白地”之义,请为含有此义的“徒”字组一个词或成语: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北冥有鱼》) xǐ 请为此句中的“徙”选择正确的意思。(3)▲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yàn 完全不同 “燕”常在春天出现,成双成对衔草啄泥筑巢;“雁”是大型候鸟,每到秋季便结伴飞回南方故巢,直到春季才回。它们传达出来的情感有何不同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技巧总结:古诗中容易误读的字词,可通过读音、字形、词意的区别来辨析。
1.请填写表格中①、②处空缺的字。(2分)
①( ) ②( )
2.请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3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A.cāng B.chuāng
(2)独怆然而涕下 A.chāng B.chuàng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A.改变,变化 B.迁移 C.调职
3.请补全表格中③—⑥处空缺的诗句、解释或词语。(4分)
4.请根据词意的不同,指出《钱塘湖春行》和《次北固山下》中“燕”和“雁”分别传达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2分)
【技巧二:意象组团】
为了解意象自然特点与情感内涵间的关系,有同学分享了以“花”为核心的意象图,请参与完成任务。
技巧总结:把握古诗意象内涵,可将内涵和意象本身的自然特点相联系。
5.请补充意象图中所缺诗句。(4分)
6.下列关于意象特征和内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梅花凌霜斗雪,不与百花争春,色白雅洁,兀自散发悠悠暗香,梅花因此成为孤傲不屈、顽强意志的化身。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即柳絮,易随风飞散,《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指飘飞的无根蓬草,此类意象常喻人生飘零。
C.菊花、桃花花色丰富,幽香淡雅。陶渊明独爱秋之菊,超然避世,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隐于世外,因此世人认为菊花、桃花意象带有隐逸之风。
D.“莲花”长于淤泥之中,色彩依旧纯净洁美,又名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莲花意象往往具有为人清正廉洁、不同流合污的意蕴。
7.请根据技巧总结,完成一次“月”意象的关联分析。(3分)
(1)带“月”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感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巧三:佳句化用】
8.右边是班级某同学的中考宣言,化用了多句古诗,请仿照示例,写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化用效果。(4分)
示例:“非罹凝寒之严酷,则难见松柏之气度”化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现同学面对中考的考验,希望像松柏一样坚守坚韧本性,能坚定目标与信念,不惧艰难,始终如一地迈好学习生涯的关键几步。
非罹凝寒之严酷,则难见松柏之气度。非经冰塞之川岭,则未有长路之广阔。
我愿为鹏,负疾风,扶摇直上;驾蓬舟,去三山。不日,我会弯弓如满月,箭矢直抵群星!
【技巧四:情理迁移】
9.有些古诗句是人生经历的凝练。请从备选名著人物和古诗中各选择其一,仿照示例,结合诗句进行人物经历分析。(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