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750字。

  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三月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2)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 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有的名字源于古诗文。如“息心”源于庄子《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 _______”,“悠然”源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
  (5)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_______, 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_______, _______”(《木兰诗》)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和旷日持久。
  (6)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答案】    ①. 剪不断    ②. 理还乱    ③.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⑤. 望峰息心    ⑥. 悠然见南山    ⑦. 黑云压城城欲摧    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⑨. 将军百战死    ⑩. 壮士十年归    ??. 飞来山上千寻塔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剪、拂、炭、贱、摧、鳞、浮、遮。
  2. 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写到“秋”,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们借秋天的不同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其一)》是颂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伤(悲)秋。前诗通过鹤飞冲天抒发了诗人虽屡遭贬谪却乐观向上的豪迈之情;后诗则通过巴山夜雨抒发对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
  【详解】考查对诗歌的比较鉴赏。
  第一问。
  甲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可知是赞秋或是颂秋。
  乙诗,“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点明了季节,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烘托了诗人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可知是悲秋或伤秋。
  第二问。
  甲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诗人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屡遭贬谪)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乙诗《夜雨寄北》中描写的秋景是“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渲染沉痛情绪,把凄清寂寥的情调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却话巴山夜雨时”,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与妻子团聚的温馨。抒发对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既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也是做人境界的       。人只有超脱功利,xīn wú páng wù,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一个人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带领团队在荒凉的大漠中 qián xīn 研究,终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之后他依旧       ,继续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于敏一生许国,不计得失,这是他的无我精神。“时代楷模”彭士禄勇于创新、善于攻关,最终践行了自己许下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 shì yán。
  国家功勋们的做人境界,普通人或许达不到。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方向。生活中,我们应该勇敢       ,追求属于自己的无我之境。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xīn wú páng wù(           )  (2) qián xīn(       )  (3) shì yán(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标尺  销声匿迹  担负 B. 标尺  隐姓埋名  担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