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390字。

  2024年春学期八年级期中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翻开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文化之旅。在民俗画卷中,我们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回到偏僻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当震撼人心的鼓声jiá(   )然而止时,我们耳畔仍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shì(   )故【甲】在科学小品文中,我们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销声nì(   )迹的昆虫迎接风餐露宿的冬天;与定期迁xǐ(   )的大雁一起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让寒冷的冬季不再缄默;与小小的沙砾跨越山麓、翻越沟壑,追寻时间的脚印【乙】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下列【甲】【乙】两处所填标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甲】;   【乙】……
  3.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草长莺飞”“安塞腰鼓”“销声nì迹”“风餐露宿”这四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B. 文中“与小小的沙砾跨越山麓、翻越沟壑,追寻时间的脚印【乙】”这句话没有语病。
  C. “我们在民俗画卷中,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回到偏僻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这段话概述的是鲁迅当年与小伙伴一起看社戏、偷豆吃的事情。
  D. 划线句子的主干是“耳畔是鸡啼”。
  【答案】1.     ①. 戛      ②. 世    ③. 匿    ④. 徙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形容声音突然中止或事情突然停止。
  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为人处世的道理,通常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习俗、礼仪习惯等。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多用来形容隐藏起来或不被人注意。
  迁徙:qiān xǐ,指从一地往另一地迁移,多指鸟类或人类因季节或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变换栖息地。
  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的时候,注意“戛”“匿”“徙”结构和笔画。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1)根据上下文,甲处前后列举了几个例子,包括与燕子迎接春天、与昆虫迎接冬天、与大雁冲破雾霭等。这些例子都是用来描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部分内容,并且这些例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形成句子内部的停顿或分隔。因此,在列举完这些例子之后,我们应该使用句号来表示列举的结束和句子的完整。使用分号或逗号都会使得句子显得不够完整,因为它们更多地用于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或分隔。所以,【甲】处填写句号是最合适的。
  (2)乙处列举 同样是一系列的例子,意在说明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多个方面。然而,这些例子并没有穷尽课本中的所有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这里使用省略号来表示列举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符合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如果使用句号或其他标点符号,则无法准确表达出这种列举未尽的意思。因此,【乙】处填写省略号是最恰当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A.错误。“草长莺飞”“销声nì迹”“风餐露宿”这二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安塞腰鼓”是偏正短语。
  B.错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改为“我们与小小的沙砾一起跨越山麓、翻越沟壑,追寻时间的脚印”。
  C.错误。这段话概述的是鲁迅小说《社戏》中的情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