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30字。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语境默写。(10分)
①“少年应有鸿鹄志”,为此,青少年应该有杜甫《望岳》中“ , ”的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应有李白《行路难》中“ , ”永存希望、坚定理想、奋发进取的豪情壮志;应有像庄子《北冥有鱼》中大鹏鸟振翅南飞时“ , ”的磅礴气势和远大志向。时光飞逝,让我们的青春伴着激情,在“ , ”《〈论语〉十二章》中一路向前,奔赴远方。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 ”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的最好诠释。
2、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6分)
【摘抄一】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摘抄二】
一只无知无畏的灰色蝗虫,迎面朝螳螂跳了过去。螳螂立刻表现得异常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张开翅膀并直竖起来,就像船帆一样。同时,螳螂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就像一根弯着手柄的拐杖,并不停地原地跳动。……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任务1:摘抄片段选自《 》,这本书有“ ”的美誉。(2分)
(2)任务2:豆瓣网友“静水流深”在给本书的书评中写道:“透过这厚厚的书,人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奇异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科学家闪光的人格”请你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3)任务3:鲁迅评价这部作品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书”。你的同学很喜欢读,请你给他提一点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2分)
3、成语积累。(4分)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具有① 的美感,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到风格多样的战国文字,最初都是实用性的。经过秦汉之交“隶变”,笔法解放,字体繁衍,书写活动的抒情性逐渐为人们所感知。就被运用于现代设计的频率来说,篆书与草书可谓② (几匹马并排套着拉车,一齐快跑,形容不分先后高下,齐头并进)。从政治实用角度来考虑,草书完全没有用,为什么学子们却③ ,沉迷不可自拔?主要是由于这一书体形式所具有的浪漫性、抒情性特点,使非汉字文化圈的观者所受感染④ (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其实这正是历史的进步:审美征服了功利,精神战胜了物质。
(1)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④处的成语。(2分)
(2)①③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无与伦比 如痴如醉 B. 美妙绝伦 如痴如醉
C. 美妙绝伦 津津有味 D. 无与伦比 津津有味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联。(3分)
大约从周朝起,迎春就会挂桃符,人们为辟邪祈福,会在门旁,用桃木制成桃木板,在上面画两位门神的神像,宋代的人们往往将诗句写在桃符上,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春联。肩负文化使命担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西吉县诗联和春官词学会在一次活动中征集了下面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下联将上联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副对联的理解。
上联:一江碧水 新月
下联:两岸青峰织锦云。
理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 , , , 。所以,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精华才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的财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