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70字。

  守正•思辨•叩己:迈向高考“一类文”的关键三步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提出了对高考作文的要求:“在表达时,讲究逻辑,注重情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生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类文要能够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适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那么,如何在短短的四五十分钟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考生需要重点树立以下三种意识。
  一、守正意识
  守正是恪守正道之意。高考作文重在考查语文素养,凸显育人价值,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守正意识体现在作文中就是要做到立意准确、深刻,弘扬正气。
  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命题风格一般是通过主旋律情境的创设来引导青年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强调“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从而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根本任务。对于考生而言,高考作文不仅是一道应试的作文题,更是一道人生的作文题。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体育之效与强弱之辩”紧扣当下时政热点,体现守正的命题基调。
  “体育之效”素材的选取,旨在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重在帮助考生思考体育之于“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强弱之辩”素材的选取,意在指引青年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挺起精神脊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将“体育之效”与“强弱之辩”结合起來,重在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一代要从体育精神中汲取心智力量,强不自傲,弱不自卑,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总之,该作文题秉持守正之道,选材紧贴时事,主题弘扬正气,体现旨在塑造健全人格之青年的育人目标。
  有些高考作文的材料来自生活,紧扣热点。如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的中国发展现状进行阐述(2022年全国乙卷);表达对当代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等三个行业代表的认识和做法(2022年新高考Ⅱ卷);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所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2023年新课标Ⅰ卷);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全国乙卷)。这类题材紧贴时代脉搏,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
  有些高考作文的材料取自传统文化,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对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概念解读与引申(2022年新高考Ⅰ卷),取材自中国传统四艺之一的围棋;探究《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的三种方式(2022年全国甲卷),取材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类题材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考生的文化自信。
  因此,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要能够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