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500字。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青岛博物馆研学。志愿讲解员小语同学准备了以下三则讲解词。
【材料一】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和现代的桥梁,我国的各大博物馆里馆藏着数以万计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其本身也蕴(yùn)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参观博物馆已然成为人们提升自我修养,拓宽认知边界的有效途径。
【材料二】
202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5用年,青岛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校史馆联合举办了“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展”,共展出文物90余件套,历史照片200余张。这些展品镌(juàn)刻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引人驻足深思。主办方表示希望借此展览追忆五四光辉历史,弘扬五四精神,彰(zhāng)显时代担当,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还我青岛”的口号振聋发聩。从那时起,无数的怀有炽(chì)热之心的青年英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前仆后继,才换来今天人民的章福生活。如今五四时期的呐喊声虽然早已销逝,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蕴(yùn)含 B.镌(juàn)刻
C.彰(zhāng)显 D.炽(chì)热
2.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驻足 B.弘扬 C.不懈奋斗 D.销逝
3.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栩栩如生 B.纷至沓来 C.振聋发聩 D.前仆后继
4.(1)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帮小语同学拟定本次研学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张宣传海报,希望同学们传承五四精神,积极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你认为哪一张更适合,请阐述理由。(3分)
5.下面句子摘自同学们的研学随笔,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走进博物馆,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B.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C.在研学活动中,我们重温红色故事,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D.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
6.班级策划“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请将节目单中的诗文补充完整。(6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①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④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②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③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④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