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40字。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初二年级开展了“拾美古暨阳,探幽新江阴”主题游学活动,下面请你跟随初二少年小澄和小江,漫步于澄江福地的诗意春光里,开启一场“江阴好”的Citywalk之旅,同时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站:寻访江阴印记(28分)
昔我往矣——忠义古巷
1. 根据要求答题。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春意渐浓的早晨,小澄和小江走进忠义古巷。一条青幽石板路,一眼望不尽天涯;抹抹新绿在泥泞缝隙里钻出来,争先恐后地赶这大好春光里的热闹。C两边的老屋缄( )默不语。灰墙斑驳,黛瓦参差,簇簇苔藓佛塔般向天生长。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白天里的一切声响都 。惟有一脉静水流深,追sù( )着那段过去了的城南隐居的tián( )静时光。遥望“忠义之邦”,回想炮火纷飞,D那可真是英勇的一段江阴“人心齐,民性刚”的历史啊!
(1)给加点字注音。
缄( )默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追sù( ) ②tián( )静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鸦雀无声 B. 默不作声 C. 戛然而止 D. 哑口无言
(4)语段中划“ ”的句子是病句的一项是(填序号)(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jiān
(2) ①. 溯 ②. 恬 (3)C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缄默(jiān):闭口不言。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追溯(sù):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
恬静(tián):安静,宁静。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 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B.默不作声:指不说话不出声,沉默的样子;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D.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结合“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白天里的一切声响都____”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白天里的声音突出停止,故应选填“戛然而止”。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语序不当,可将“英勇的”放在“一段”后面。
故选D。
今我来思——芙蓉山水
2. 默写句子。
(1) 离开忠义古巷,信步江阴绿道,春和景明,惠风和畅,“黄发垂髫,并①______________”。缘绿道北行,至城市客厅,“复行数十步,②______________”。徜徉芙蓉湖畔,“闻水声,③______________,心乐之”;湖中游鱼,“俶尔远逝,④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湖畔绿树成荫,古木参天,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小澄不禁吟道:“⑤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小江应和:“⑥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你唱我和,携手登山。黄山之巅,俯瞰长江,烟波浩渺,水天合一,少年们兴致盎然,高声吟诵起孟浩然描述的洞庭湖的壮观景象: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怡然自乐 ②. 豁然开朗 ③. 如鸣珮环 ④. 往来翕忽 ⑤. 关关雎鸠 ⑥. 悠悠我心 ⑦. 气蒸云梦泽 ⑧. 波撼岳阳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豁、珮、翕、雎鸠、撼”等字词容易写错。
3. 诗文咏罢,小澄和小江谈起了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
A.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共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赋、比、兴三类。
C.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田园诗人。“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该文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D. 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