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60字。
2024年日喀则市岗巴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试卷总分:12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7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冲破清王朝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自守思想的禁gù( ),孜孜( )以求西方知识,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他一生恪( )尽职守,兴利除弊,清廉清正,爱国爱乡。他领导了彪炳史册的“虎门销烟”,掀开了近代史上炎黄子孙反抗殖民侵略(①汹涌澎湃 ②波澜壮阔 ③波澜不兴)的一页,树立了国际禁毒史上的一块丰bēi( )。
(1)给加点字注音。
孜孜( )以求 恪( )尽职守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禁gù( ) 丰bēi ( )
(3)“兴”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义项有:①兴盛、流行;②〈方〉准许、或许;③开始、创立;④起、起来等。文中“兴利除弊”中“兴”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
(4)文段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 zī ②. kè ③. 锢 ④. 碑 ⑤. ③ ⑥. 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和词语运用。
(1)孜孜以求(zī zī yǐ qiú):不知疲倦地探求。
恪尽职守(kè jìn zhí shǒu):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2)禁锢(jìn gù):束缚、强力限制。
丰碑(fēng bēi):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3)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兴:兴办,开始、创立。故选③。
(4)汹涌澎湃: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波澜壮阔:形容江河湖海等水势辽阔。比喻声势浩大,规模宏伟。
波澜不兴:意思是微风吹过,水面上风平浪静,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本处形容近代史上炎黄子孙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声势和规模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应选用“波澜壮阔”;
故选②。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语文组开展了一系列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的活动。
B. 目前,有的电商促销价格下降了一倍以上,这对产品质量和服务将是严峻的考验。
C. 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D. 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传统阅读的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搭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将“一倍以上”改为“一半”或“二分之一”“50%”。
故选B。
3. 爷爷今年六十岁生日,小明写了一幅对联为爷爷祝寿,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少年当有凌云志 不负男儿身七尺 B.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C.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D. 花甲岁福如东海 耳顺年寿比南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A.“少年”与“爷爷今年六十岁生日”不符;
B.“民安国泰”“风调雨顺”与“为爷爷祝寿”不符;
C.“虚心竹”“傲骨梅”一般赞美君子品质,与“为爷爷祝寿”不符;
D.“花甲”“耳顺”指六十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般用于老人祝寿,符合;
故选D。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
B. 律诗通常有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C. “说”是古代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大多是对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进行具体说明,篇幅一般不长。
D.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联系《爱莲说》可知,“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而非说明性的文体,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而非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故选C。
5. 阅读下面的诗句,选出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一项(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