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10字。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我们心无旁骛,用知识熏陶精神,儒养心灵;我们锲而不舍,用坚持磨砺心性,永不言弃;我们乘风破浪,用困难锤炼品格,百炼成钢。回顾来时,青春路上,迷惘和落寞可望而不可即;仰望星空,追梦路上,拼搏和探索相得益彰;脚踏实地,坚持路上,热爱和信仰陪在身旁;展望未来,奋斗路上,收获和进步与日俱增。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少年从不惧困苦和迷茫,心中的坚定便是勇气所赐予的光芒。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吾辈青年定将努力奋斗、努力拼搏,努力奔向属于自己的远山沧海、大地长天。
  1.(2分)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掬(jū)     B.锲(qì)     C.惘(wǎng)     D.巅(diān)
  2.(2分)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儒养     B.赐予     C.相得益彰     D.心无旁骛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磨砺     B.锤炼     C.与日俱增     D.可望而不可即
  4.(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瑰宝。
  ②汉字,纵跨千年时光,横越万里土地,让南腔北调、方言异音的国人,以乡音作为亲切的问候。
  ③汉字起源甚早,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
  ④这种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是其它文字所不及的。
  ⑤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可以瞥见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⑥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A.①③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②④⑥①③⑤     D.①②④③⑤⑥
  5.(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木兰诗》是一首富有北方民歌特色的叙事诗,以铺陈排比的方式描述人物的行为情态。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如《渔家傲??秋思》《满江红(小住京华)》等。
  D.《桃花源记》中的“垂髫”与《醉翁亭记》中的“伛偻”都指老人,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6.(3分)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朝花夕拾》包含了鲁迅先生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有人根据这个内容拟写了一幅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记录温馨回忆,兴味盎然
  下联:                             
  7.(10分)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3)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4)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5)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无论是欢笑还是苦痛,我们都要以“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
  (6)经典诗文常让我们感受到“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那是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中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二、阅读(本题包括8-20题,共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西湖念语①
  [宋]欧阳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