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87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除了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水浒传》还有一个其他许多古典名著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通过对武术技艺和器械的展示,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实,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这部小说虽然有不少情节涉及武打场面,且全书描写的各种名目的武术器械更是不计其数,但书中始终没有出现“武术”一词,相关的描写词语多以“武艺”“本事”等形式出现。
《水浒传)第十三回,“青面兽”杨志和索超的徒弟周瑾进行比试时,受到兵马都监闻达喝止:“论这两个比试武艺,虽然未见本事高低,枪刀本是无情之物,只宜杀贼剿寇,今日军中自家比试,恐有伤损,轻则残疾,重则致命,此乃于军不利。”第十五回,“智多星”吴用用激将法劝阮氏三兄弟入伙时,阮小五多次强调,“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书中多次出现“武艺”和“本事”,反映出当时人们是将二者混用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演进中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武术”一词的前身是“武艺”,而“本事”之类的称呼,则是《水浒传》所处特定时代对武术技艺的异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武术的丰富多彩。而正是这些精彩的被称为“武艺”“本事”的武打技击形式,共同构建了独特的水浒武术文化。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性格迥异的英雄形象,每位好汉往往对应的武器也各有不同。
第二回,讲到禁军教头王进传授“九纹龙”史进武艺时,这样写道;“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虽然以上十八种武器大体可以概括传统兵器的种类,但书中描写的远不止十八种武器,还有很多细分的种类。
第七十六回,在描写童贯攻打梁山时写道,“童贯掌握中军为主帅,号令大小三军齐备,武库拨降军器,选定吉日出师”。而“武库拨降军器”中,就包括了“绿沉枪,点钢枪,鸦角枪”“青龙刀,偃月刀,雁翎刀”“雀画弓,铁胎弓,宝雕弓”“射虎箭,狼牙箭,柳叶箭”“掸车弩,漆抹弩,脚登弩”“开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竹节鞭,虎眼鞭,水磨鞭”“流星锤,鸡心语,飞抓锤”,以及方天线、丈八矛、龙文剑、虎头牌等二十八种器械,小说中还列举了几种农业用具兼作武艺器械的:扁担、劈柴斧、铁锹、锄头、竹篙、稻又等。
此外,《水浒传》还详细刻画了好汉们使用的特色武术器械,如“花和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马都监闻达在“喝止”中提及的“武艺”,与阮小五多次强调的“本事”,二者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B.《水浒传》中写到童贯攻打梁山时,其武库中多种多样的军器都能展现出中国古代武术的文化内涵,
C.《水浒传》中描写的劈柴斧、铁锹、竹篙、稻叉等器械,平时用于农业生产,必要时也可当军器使用。
D.王进在评价史进的武艺时说的“花棒”道出了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区别,他认为史进的花棒于上阵无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展示武术技艺和器械,以及为读者展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水浒传》的魅力经久不衰的一大原因。
B.施耐庵《水浒传》中塑造了具有十八般武艺的一百零八位英雄,描写了各具特色的十八种武术器械。
C.“鲁智深投大相国寺看守菜园”一段文字,通过对禅杖和众人的神情、语言的描写,突出鲁智深功力深厚。
D.中国传统武术与农业、军事关系密切,武术活动更注重实用性还是健身功能,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3.下列选项,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画横线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襟怀坦荡、正直善良的原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使一杆长枪。
B“霹雳火”秦明性格急躁,善使狼牙棒,坐第七把交椅。
C.粗鲁豪放的“黑旋风”李逵,持一双短柄板斧,尽显农民身份。
D.有“百刃之君”之称的关羽忠义勇猛,应邀单刀赴会。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武艺”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武艺”是在《水浒传》中描写武术相关情节时使用较多的一个词语。
B.《水浒传》中对武术技艺的称呼不只一个,“武艺”“本事”二者常混用。
C.“武术”一词的前身是“武艺”,“武艺”是后世之人对武术技艺的异称。
D.“武艺”的使用演变过程,从侧面反映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丰富多彩。
5.《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是由哪两类人员组成的?使用的武术有何不同?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采薇
鲁迅
这确是一座好山。既不高,又不深,没有大树林,不愁虎狼,也不必防强盗:是理想的幽栖之所。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里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说目。他们就满心高兴,用拄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地挨上去,找到上面突出的一片石头,好像岩洞的处所,坐了下来,一面擦着汗,一面喘着气,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倦鸟归林,啾啾唧唧地叫着,没有上山时候那么清静了,但他们倒觉得也还新鲜,有趣。在铺好羊皮袍,准备就睡之前,叔齐取出两个大饭团,和伯夷吃了一饱。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