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800字,答案扫描。
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 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 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 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 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 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 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 撞的“洪荒之力 ”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 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至此,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 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 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 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 台超级“风机 ”,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 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 °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 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 ° 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 ° 附近的 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 ”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 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 ” 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 ”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 ”进入大陆。南亚 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 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 °的干旱,一个烟雨 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 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 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 藏高原,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
高原“抽风机 ”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 ”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 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 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洪荒之力 ”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B.“意外 ”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C.“超级水塔 ”的“超级 ”体现在水资源的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
D.“北极动物 ”中有一部分起源于青藏高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云贵高 原、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
B.位于北纬30 ° 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 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 方千米, 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 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 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 海拔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 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和氏璧(第四场) 张晓风
卞和妻坐在灯前,正在缝一件小小的衣服, 由于衣服极小,使她整个的动作有一种神话似的神秘和童 话式的甜蜜,她的微笑,她的隆起的腹部,她的轻柔的动作,都呼应着这一点。
卞 和:(很惊讶地走入)你在干什么?那么早就起来了。 卞和妻:我正在缝一件小娃娃的衣服。
卞 和:(走近,拿起衣服和针线,他试着用手去比婴儿的长度)什么时候? 卞和妻:什么“什么时候 ”?(半晌,她会意了)唔,还有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