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570字。

  2024年春季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赋分120分)
  温馨提示:
  1.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19分)
  班级进行年俗研究性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年”字起源 “年”的传说
  甲骨文:年(会意兼形声)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 古时有一只猛兽叫“年”,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觅食人肉。腊月三十晚上,“年”刚摸到一个村庄,耳畔突然响起“噼啪”的声音。原来有村民将竹子误投到火堆里,“噼啪”声将“年”吓得惊慌失措。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落荒而逃。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只好又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弱点,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不知从何时起,“年”便xiāo声匿迹了,而这些方法逐渐演化成如今的过年习俗。
  1.根据“年”字起源,你认为下列是汉字“年”最初意义的一项是(   )
  A.负担,责任 B.丰收,收获 C.年纪,岁数 D.岁月,光阴
  2.请为上表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耳畔          (2)xiāo      声匿迹
  3.根据语境,在上表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4.以下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南方过年有贴春联的习俗。①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②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意味着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北方则盛行贴窗花。③原本是在立春,是古人迎春的一种方式。④宋元以后,贴窗花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大年初一。
  A.① B.② C.③ D.④
  5.以下四幅窗花没有运用谐音的是(   )
  A.龙马精神 B.喜上眉梢
  C.大吉大利 D.连年有余
  6.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若你走出户外,看到如下图中的景色,一定会想起这学期学过的古诗文句子。请你把相关的句子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        (3)      ,            (5)      ,            (7)      ,
  (2)      。        (4)      。            (6)      。            (8)      。
  (《蒹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二、阅读(4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3小题,7分)
  中国的龙
  ①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②龙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雨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润时能够降下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
  ③龙这一虚拟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爪、泥鳅尾。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井然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有力;龙角如鹿角,华美稳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像、依赖、崇拜等,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蠢动、疫病益发之时,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
  ④随时代的更替,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从我们能看到的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吉庆嘉瑞的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