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040字。
2024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上海高考作文3到5年大概会有一个大的变化。2011到2015年是上海思辨类作文的形成期;2016到2018年上海思辨类作文从宽泛的价值观道理过渡到具体的生活现象,比如评价、预测、被需要;2020到2022年集中在观点类作文上,进入转型期,2022年发问开始逐渐远离生活;2023年的作文逐渐没有了具体生活、人生意义的因素,而转向抽象思考。题目越来越短,审题越来越容易,但是论证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好深入思辨了。2024年作文一改2023年的风格,以“认可度”为话题,没有明显的对立冲突。初读题目,以“认可度”概念的作用价值切入,貌似没有思辨,其实思辨就在考生的认识和思考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纵观近五年上海卷作文试题,双概念作文题逐步转入无来源无情境的深度思维的命题,材料选编延续了一直以来的材料简洁、设问抽象、蕴含哲理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展现思考层次和价值观。这个命题走向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201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深度解析】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旨在引导考生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从而思考“中国味”的内涵。
2020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