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40字。

  汉阴县2023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语文,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学习语文,离不开语文课堂;运用语文,离不开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能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学校开展了“徜徉语文课堂,收获一路芬芳”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传承民俗,走进自然】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草木枯荣、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呈现形式。语文课堂为我们展示了民俗风情画和自然风景画,希望你不虚此行。
  1. 有同学写下了一段随笔,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读《社戏》,十几个少年,cuān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让人领悟到孩子间那份纯真美好的友谊;读《安塞腰鼓》,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让人感受到腰鼓的磅礴气势;读《大自然的语言》,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让人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读《大雁归来》,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ǎi时,春天就来到了,让人体味到动物世界的美妙……徜徉在语文园地,我们收获多多。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它震撼(A.hàn  B.gǎn)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
  ②让人感受到腰鼓的磅礴(A.bò B. bó)气势。(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cuān__________掇             ②雾ǎi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B   
  (2)    ①. 撺    ②. 霭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震撼(zhèn hàn):震动,使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或冲击。故选A。
  磅礴(páng bó):宏大,广阔无边。气势雄伟壮丽。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撺掇(cuān duo):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件事(多指不好的事)。
  雾霭(wù ǎi):雾气,水汽凝结形成的细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常见于清晨或傍晚。
  【吟诵诗文,体悟情思】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写尽了古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愁。走进古代先贤的世界,诵读诗文,欣赏美景,体悟情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2. 班级开展了诗文诵读会,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体会诗人的情思。
  诵读古诗文,欣赏优美景色。“(1)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有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洞庭湖;“中无杂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这里有美好闲静的桃花林。
  诵读古诗文,体验不同情感。《诗经??关雎》中的“(3)______________,钟鼓乐之”,抒写了主人公想象求而得之后敲钟击鼓的喜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的,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答案】    ①. 气蒸云梦泽    ②. 芳草鲜美    ③. 落英缤纷    ④. 窈窕淑女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蒸、缤纷、窈窕、知己、涯”等字词易写错。
  【阅读名著,提炼方法】阅读名著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正确的方法能让你提高阅读效率,会让你在阅读中发现经典之光,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
  3.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完成下表。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小明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____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并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D    ②. 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A.《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出现了“仓造字”的传说。秦以后:秦始皇时,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有了隶书;汉末,字体由椭圆变为扁方,形成了标准的隶书;魏晋之际,变为“今草”;魏代将隶书去了挑笔,变为“正书”;晋代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B.四书第七,“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 《大学》,本是一篇,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