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80字。
墨玉县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 语文
(注:本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积累(共 20 分)
1. 某中学八年级 3 班班级开展以“传递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习近平总书记更是 多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时,我们可以体会到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远;可以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精神归宿;也会震hàn于安塞腰鼓那抹黄土的热烈,在大自然中我们不再迷茫怅惘,寻到了精神的依托。而当我们人类破坏大自然时,一切的美好都将xiāo声匿迹,人类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
(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顺应自然 和谐共生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震 hàn xiāo 声匿迹
(3)填入文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湮没 B. 淹没
(4)加点字“怅”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áng B. chàng C. zhàng D. zháng
【答案】(1)顺应自然 和谐共生
(2)撼 销 (3)A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字书写。
正楷要求横平竖直、方正、棱角分明。将字按要求书写在田字格里即可。注意易错字:谐。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湮没:被掩盖;埋没;清除,化为乌有。淹没:(大水)漫过;盖过。在此指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乌有,应用“湮没”。
故选A。
【小问4详解】
考查字音。
怅惘,chàng wǎng,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神。
故选B。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其文与韩愈齐名,二人并称“韩柳”。《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C.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汉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鼻祖。
D.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每两行为一小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鼻祖;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阅读经典作品,能够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我校开展了“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环境”法治进校园的活动。
D. 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人生感受”不能“扩宽”,可改为“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扩宽我们的视野”;
B.单起双承,去掉“坏”;
D.缺少宾语,在“项目转化速度不快”后面加上“ 问题”;
故选C。
4. 古诗文名句默写。
阅读,让我们品尝人生百味:用夸张的手法可以体味恋人相思之孤独①“_____,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可以体验贤者求仕的苦楚②“_____,③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会惊叹于王勃面对别离时将缺憾置于广袤时空的豁达④“_____,⑤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可以品鉴溪水蜿蜒曲折的形态,⑥“_____,⑦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还可以理解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⑧_____,在水一方!”阅读,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收获希望,更从中学会成长和面对,找寻到成长路上的信仰和坚强。
【答案】 ①. 一日不见 ②. 欲济无舟楫 ③. 端居耻圣明 ④. 海内存知己 ⑤. 天涯若比邻 ⑥. 斗折蛇行 ⑦. 明灭可见 ⑧. 所谓伊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济、楫、端、明、己、涯、邻、折、谓、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