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40字。

  丰台区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24.05
  考生
  须
  知 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共度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社区计划举办一场主题为“玩转‘非遗’,乐享国潮”的亲子活动,邀请你和同学们作为志愿者共同策划。你们准备向社区提交一份活动建议文案,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热身建议】
  1.同学们提议,在活动签到时请各个家庭的孩子用正楷字书写活动主题,看谁写得最工整。请你做出示范。(1分)
  玩转“非遗”,
  【活动项目建议】
  同学们推荐了一些当天可开展的活动项目,委托你整理出来,以备社区参考。
  项目一:乐唱童谣,回归童年
  童谣,陪伴我们走过美好的童年时光。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北京童谣,保留着北京方言,积diàn着厚重的历史,生动展现了地方风俗,诙谐幽默,lǎng lǎng上口,在传唱中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北京童谣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天文地理、风俗礼仪、道德意识等各个方面,是孩子们的“百科全书”与快乐源泉。童谣里有着浓浓的京味儿,儿化音的运用是最重要的语言特色。如那首广为人知的童谣“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其中“水牛儿”是北京人对蜗牛的俗称,去掉儿化音,则是指稻田里的水牛,意思就不通了。童谣里还保存着老北京的市井民风。北京城乡百姓家都爱在墙边或篱笆旁养花,就有首说牵牛花的儿歌:“牵牛花,吹喇叭,爬上篱笆来干啥?要给篱笆来戴花。戴红花,戴紫花,乐得篱笆笑哈哈。”唱起来既充满童趣,又体现出北京人的幽默大气。
  父母和孩子共唱童谣,既能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又是对北京童谣这一瑰宝的保护和传承。
  2.下面对文段中的字音、字形、词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diàn”,是指积累、凝聚,“diàn”写作“淀”。
  B.“lǎng lǎng”是形容声音清晰明亮,写作“琅琅”。
  C.“市井”的意思是街市或市场,这里指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
  D.“瑰宝”的意思是贵重而美丽的宝物,这里指宝贵的文化财富。
  3.你想解说文段中“百科全书”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百科全书”的解释为“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根据词典解释,文段中的“百科全书”应理解为________。(2分)
  4.童谣里“儿化”的运用带来浓浓的京味儿,这让你想到应借机把现代著名作家  ①   (人名)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因为在他的笔下有个永远活着的北京城。他小说里的主人公是这样出场的:“我们所要介绍的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的那点儿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孩子们还会读到他的散文名篇《   ②    》,那亲切的京味儿语言让寒冬也倍增温情。(2分)
  项目二:玩转游戏,重拾童趣
  旧时北京城的孩子们有好多游戏可玩:踢毽子、跳房子、丢沙包、抖空竹、滚铁环、抓羊拐、捉迷藏……这些传统的游戏简单有趣,有益身心。其中最实惠的游戏要数翻花绳。一根绳子,一双巧手,就可以翻转出长方形、菱形、笤帚疙瘩、牛槽等各种花样来,让孩子们兴味盎然,乐在其中。科学家证实,手与脑有着唇齿相依的联系,手指动作越复杂,就越能促进大脑发育。翻绳式样变化无穷,这不仅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5.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兴味盎然      B. 乐在其中       C. 唇齿相依       D. 变化无穷
  【活动筹备建议】
  (一)发布通知,邀请家庭参与活动
  为庆祝儿童节,2024年6月1日下午两点,本社区将在“活动中心”举办一场主题为“玩转‘非遗’,乐享国潮”的亲子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家长与孩子共同来体验“非遗”之美,探寻“非遗”背后的故事。届时,不少“非遗”传承人将亲临现场、亲传技艺,享受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让我们在活动中一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一处问题,应修改为:            (2分)
  (二)书写对联,营造活动气氛
  7.下面对联中,最契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是(2分)
  A. 童真童趣六月童年乐
  朝露朝霞九州朝日升 B. 童心笑颜同日起
  白首慈目共春来
  C.
  炎黄龙脉青烟远
  华夏子孙鸿运长
  D.
  民俗蕴玉藏珠多趣味
  国粹博观约取有传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